概述
急性髓样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在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化疗反应方面,儿童AML与成人(<50岁)相似。婴幼儿的AML比成人易发生髓外白血病。在过去20年AML的治愈率约40%,远不及儿童ALL。AML第1次缓解后同胞间异基因BMT结果稍好于化疗。 儿童AML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各年龄组发病率基本一致,在青少年略高些。不像ALL在3~4岁为高峰。男女之间无差异。AML发病与某些遗传性疾病有关,如在21-三体、范可尼贫血等病中,AML发病率较高。一些恶性肿瘤治疗后发生继发性AML可能性约5%。AML发生与某些药物治疗(如环磷酰胺、鬼臼类药物)及放射治疗有关...[详细]
病因
儿童白血病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的发病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遗传因素 急性白血病并非遗传性疾病。但是,现已证明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如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及Fanconi贫血与白血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英国及美国的研究表明2.3%~2.6%的儿童急性白血病与遗传因素有关。2117例ALL和650例AML的调查中发现,Down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胃肠道畸形在ALL患儿中多见;Down综合征、智力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在AML中多见。 对所有类型白血病患者的同胞、双亲及后代的调查未发现有肿瘤高发的现象。虽有同胞相继发生白血病的报告,但发生率极低。同卵双...[详细]
临床表现
儿童AML开始表现不同程度苍白、乏力、皮肤或黏膜出血或发热/感染(往往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这些症状由于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而血象改变是继发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使正常血细胞减少。AML骨痛、关节痛不如ALL常见,淋巴结、肝、脾肿大也不如ALL明显。巨大肝、脾肿大仅见于小婴儿AML。M3型常合并严重的出血和DIC。M4型、M5型多发生小婴儿伴高白细胞、皮肤浸润及伴CNSL。M4型、M5型还多见于先天白血病。绿色瘤多见于ML、M2型。M6型胎儿血红蛋白(HbF)和血红蛋白H(HbH)多增高。M7可发生在3岁以下婴儿,特别是伴Down综合征。
并发症
1.贫血和出血 贫血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心悸、耳鸣;可有溶血和不同程度的出血,M3型临床有更严重的出血倾向,在治疗前及刚开始治疗时易发生DIC;可发生皮下血肿,眼底视网膜出血,导致视力减退;颅内出血时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和昏迷等;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消化道和颅内出血可致患儿死亡。 2.感染 常并发感染,易扩散为败血症;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系统、皮肤疖肿、肠道炎症,肛周炎等, 可发生鹅口疮、肛周真菌症、真菌性肠炎和深部真菌感染等。 3.白血病细胞浸润 可并发骨髓衰竭和全身组织器官被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使行动受碍;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绿色瘤...[详细]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约半数以上患儿血小板<50×109/L;外周血白细胞多数在(1~500)×109/L,约20%患儿诊断时白细胞>100×109/L。多数病人中性粒细胞<1×109/L。外周血中幼稚细胞比例不定,低白细胞者(10%患儿) 外周血中可无幼稚细胞。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血红蛋白27~143g/L(中数70g/L)。多有血小板减少,50%AML<50×109/L。出血往往是血小板<20×109/L伴凝血障碍。另一种出血见于M3型伴DIC。 2.骨髓象 骨髓增生程度多为活跃及明显活跃,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增多)具体形...[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有髓外浸润者行X线摄片、CT及MRI检查可发现异常影像。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AML的诊断并不困难。 1.AML的ML-M7 7个亚型诊断 1986年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综合国内外关于白血病分型的新发展,对20世纪80年代的建议做了若干修改,将AML分为ML-M7 7个亚型: (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L):骨髓中原粒细胞(Ⅰ Ⅱ型)≥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分以下两个亚型: ①M2a:骨髓中原粒细胞(Ⅰ Ⅱ型)>30%~<90%,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 ②M2...[详细]
治疗
1.化疗 近25年儿童AML 5年以上的CCR由10%增至40%。这个进步由于许多有效诱导缓解方案的应用:较好的策略预防复发;支持治疗的改进提高强化疗及大剂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诱导缓解治疗:化疗成功的前提是设计一个快速杀伤白血病细胞方案。 ①常用的药物:柔红霉素(DNR)、伊达比星(去甲氧柔红霉素)、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米托蒽醌(Mito)、鬼臼类(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阿霉素(多柔比星)、高三尖杉脂碱、安吖定(AMSA,胺苯吖啶)、硫鸟嘌呤(6-TG)等。 ②诱导缓解方案: A.DA或DAE方案:柔红霉素(DNR) 40mg/(m2·d)...[详细]
预后
AML预后较ALL差。一般认为诊断时白细胞>100×109/L,染色体核型-7,M4与M5伴高白细胞,年龄<1岁,合并CNSL继发于MDS预后差。ML或M2有奥氏小体、M3和M4EO、inv16、t(8;21)、t(15:17)预后好。有研究表明混合型白血病及AML伴淋巴系免疫表达不影响预后。1%~2%AML在诊断后数天至1周死亡,死亡原因多为颅内出血、高白细胞引起的脑栓塞。 总结文献报道的原发性AML非随机性染色体异常治疗疗效及生存期见表13;AML一些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特征、预后及受累基因列于表14。...[详细]
预防
1.避免接触有害因素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等。 2.大力开展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 3.做好优生工作,防止某些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范可尼贫血等。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