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简称甲旁亢,合并妊娠者罕见。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或增生,其中肿瘤约占85%)引起的甲状旁腺素(PTH)合成与分泌过多,通过对骨与肾的作用,导致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高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使之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的PTH,常见于肾功能不全、骨软化病。少数患者腺体受到持久的刺激,部分增生组织转化为腺瘤,自主性分泌过多的PTH,称为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病因
80%甲旁亢的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引起,少数是由于腺体增生,后者约占15%,个别是异位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腺瘤(Montoro,2000)。由于甲状旁腺腺瘤、腺体增生,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发生一系列钙磷代谢的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真正病因并不清楚,某些病例有遗传倾向。
发病机制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PTH是一种单链多肽,含115个氨基酸,PTH和维生素D调节钙和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能促进肾脏形成有活性的维生素D代谢物。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有动员骨内的钙和磷酸盐入血,加速骨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肾小管对磷酸盐的吸收。甲状旁腺激素从腺体释放后,约数分钟内使钙进入细胞外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长期增加,将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并促进骨质溶解。 妊娠合并甲旁亢后新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增高,80%并发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手足搐溺症。合并本病孕妇因血钙升高,钙主动通过胎盘,使大量钙移行至胎儿,胎儿...[详细]
临床表现
本病以2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一般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以屡发肾结石为主要表现;有的以骨病为主要表现;有的因血钙过高而呈神经官能症症状,有的因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而被发现;有的始终无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钙、低血磷综合征 由于PTH大量分泌,使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并促进磷的排出,尿磷增加。因而形成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PTH还可在肾脏促进25(OH)D3转化为活性更高的1,25(OH)2D3,后者可促进肠道钙的吸收,进一步加重高钙血症,可引起以下系统改变: (1)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个性改变、抑郁、嗜睡,患者可被误认...[详细]
并发症
母体并发症有剧吐,肾结石及肾盂肾炎,胰腺炎,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及骨疾病。
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钙升高,高于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血清钙浓度不应高于2.5mmol/L,如高于此值则可疑为甲旁亢,甲旁亢患者血钙平均在2.6~2.7mmol/L以上。早期血钙不稳定,应反复多次抽取。同时血PTH增高,尿钙增高,血清磷明显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表现 X线摄片有骨膜下皮质吸收、囊肿样变化、多发性骨折和畸形等,特别是指骨内侧骨膜下皮质吸收,为甲旁亢的特征之一。 2.超声检查 可发现甲状旁腺腺瘤。
诊断
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血总钙升高,游离钙升高,血磷降低,PTH明显升高,但轻症血钙可呈正常高值。甲状腺区B超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一旦明确诊断,原则上应采取手术治疗,切除腺瘤或部分切除增生的腺体。手术探查时,如仅一个甲状旁腺肿大,提示为单个腺瘤,应切除肿瘤。如4个腺体均增大,提示为增生,应切除3个腺体,第4个切除50%,必要时做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妊娠期行甲状旁腺手术,最好选择妊娠16~26周进行,此时最为安全,妊娠末期手术会增加早产的危险性,可保守治疗,待产后行手术治疗。妊娠早期发生甲旁亢一般主张终止妊娠,如胎儿珍贵或不愿终止妊娠者可保守治疗,待妊娠中期手术治疗。 合并本病孕妇包括有手术禁忌证者,要根据病因、疾病轻重程度、症状及全身情况,做个别监护和治疗。给予低钙饮食、静滴盐水、给予呋塞米,并口服有机磷药物每...[详细]
预后
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无症状者可严密观察,一般预后良好。患儿受长期高血钙反馈,引起甲状旁腺发育不良或甚至不发育。娩出后即出现低血钙,25%~50%新生儿出现低钙惊厥。新生儿低血钙发病时间,产后72h内及产后7天为2个高峰期。新生儿低血钙症,总钙<1.75mmol/L,游离钙<0.625mmol/L。约50%新生儿低血钙者,血镁也低于正常。妊娠合并PHP如不治疗,流产、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率均高。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