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消化道重复症(duplication of digestive tract of newborn)是指附着于消化道一侧的,具有和消化道某一部分壁层相同的特征,呈囊肿状或管状空腔结构的先天性畸形。可以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从舌根到肛门都可发生,但以回肠最常见,均来源于内胚层。文献上曾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肠内囊肿、肠源性囊肿、胃肠道巨大憩室、不典型美克尔憩室及重复回肠等。大多数在新生儿及小儿时期出现症状。
病因
是胚胎发育的畸形,但形成畸形的因素较多,被认为是多源性的。 1.胚胎期肠管腔化过程异常 胚胎第5周起肠管开始充实期、空泡化、腔化的过程。腔化期间如有一个囊腔未曾与肠管相通,即可形成肠内囊肿型的消化道重复症,从小肠到结肠均可形成。 2.憩室样外袋发展而成 胚胎期中肠常出现许多暂时性憩室,形成外袋,以后退化消失。如有个别不退化或被孤立,就成为与肠道相通的管状或孤立的囊状肠重复畸形。 3.脊索分裂学说 胚胎第3周外胚层与内胚层间出现脊索向头端生长。外胚层与内胚层间如局部因故发生粘连,脊索生长至粘连处就分裂成两支,从粘连两侧绕过,再合并继续向头端生长,外胚层形...[详细]
发病机制
重复畸形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分,以回肠最多见,约占50%,其次为空肠、盲肠、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很少发生。位于胸腔内者约占21.5%。 重复畸形可分4种类型(图2): 1.肠外囊肿型 较多见,呈球形或椭圆形,位于肠管旁系膜内,大多与邻近肠壁紧密黏合,有共同壁层。多与肠腔不通,仅少数有孔相通。囊肿表面光滑,有浆膜覆盖,囊腔内有无色或微黄黏液,使整个囊肿具有张力及弹性。 2.肠内囊肿型 囊肿位于肠壁黏膜下层或肌层,可引起肠腔通过障碍。 3.管型或双肠腔型 在肠系膜内与正常肠管平行另有一管状肠管,呈双筒型肠。长度不等,从数厘米到50cm...[详细]
临床表现
因发生的部位、大小、类型及有无胃黏膜,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一般可终身无症状,发生合并症时才出现症状。 1.消化道梗阻 回肠、回盲部、空腔部的重复畸形发病率高,故小肠梗阻症状最为常见。囊状或管状畸形均可压迫肠腔,是造成梗阻的主要原因。囊状由于黏膜可分泌大量液体,腔内压力增加,囊肿胀大,引起梗阻。管状如近侧端与肠腔相通,远侧为盲端,由于肠内容的积聚和扩大,也可出现部分性肠梗阻。表现为反复呕吐和腹胀,位于回盲端的重复畸形有时于右下腹部可触及。肠系膜内较大囊肿可发生扭转,也可引起肠扭转而造成绞窄性肠梗阻。回盲部肠壁内囊肿可引起肠套叠。胃及十二指肠之囊状畸形常较小,但在新生儿期可引起幽门或十...[详细]
并发症
可并发肠梗阻、溃疡,可并发肠出血、呕血或咯血,可至贫血,可并发肠坏死和腹膜炎。可并存肠或肛门闭锁、肠旋转不良、美克尔憩窒、肛门闭锁及脐膨出等,也可并有双子宫、双阴道、双膀胱、双尿道,甚至双外生殖器官等。还常伴发脊柱裂、脑脊髓膜膨出等畸形。
实验室检查
有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有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红细胞计数减少;可有水电解质紊乱,应做血钠、钾、氯、钙、镁和血pH值,肌酐等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本病发病率不高,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术前确诊困难,术前确诊者少于25%。 1.X线检查 腹部直立位平片,可了解有无肠梗阻及腹膜炎。慢性病例可应用钡剂灌肠。胸部摄片可发现胸腔内重复畸形,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阴影,或可见心肺和纵隔向对侧移位,可供诊断参考。胸腔X线摄片同时还可了解有脊柱裂、半椎体及脊柱侧弯等,有助诊断。 2.B超检查 对腹部肿块可鉴别其性质,属囊性或实质性,囊性肿块有助于肠重复畸形的诊断。 3.核素检查 应用核素99mTc腹部扫描,对含有胃黏膜组织的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有帮助,但不易与美克尔憩室鉴别。 4.CT检查 可显示胸腔或...[详细]
诊断
新生儿期如反复出现咳嗽、气喘、青紫、吞咽困难、呕吐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加之新生儿期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症状,并在腹部可触及囊性肿物,基本应考虑本病之诊断,约半数病例可在术前确诊。急性肠梗阻或急性出血病例,很难在手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超声检查可检出囊性肿物,核素扫描可在荧光下显示出胃黏膜组织。X线腹部平片主要可诊断梗阻情况,也可发现肿物阴影。胸片如在后纵隔有卵圆形边缘光滑阴影,尤其是合并胸椎畸形者更有助诊断,钡餐造影能见到充盈缺损的囊状包块,较大的肠外型囊肿可在其附着的肠壁上造成压迹或推动周围的肠襻。少数和肠腔相通的管状畸形,偶可见到钡剂流入畸形管腔。 最后确诊须依据术后...[详细]
治疗
本病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一旦发现,即应手术治疗。重复畸形常与消化道有共同的肌层及同一来源的血液供应,不易分离,一般需切除畸形及局部胃或肠壁,再做吻合术。肠系膜囊肿与消化道不相连,可做单纯囊肿切除术。胸腔内也常为孤立性囊肿,行摘除手术。如向食管、气管、支气管穿破,须连同受累组织切除,然后进行修补。胸腔内管状畸形经膈肌进入腹腔分期手术切除。
预后
在各种并发症出现前手术者预后好,出现后始手术者预后差,有一定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