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属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临床以肝、脾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特点。
病因
本病征为先天性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
发病机制
本病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病例有明显家族史。由于神经鞘磷脂缺乏致神经鞘磷脂代谢障碍,使脂与辅酶的作用失调,引起类脂质在体内过多沉积,在网状内皮系统中,出现肝、脾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神经鞘磷脂是由N-酰基硝氨醇与1个分子的磷酸胆碱在C1部位连接而成。神经鞘磷脂酶来源于各种细胞膜和红细胞基质等,在细胞代谢衰老过程中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经神经鞘磷脂酶将其水解成N-酰基鞘氨醇和磷酸胆碱,正常肝脏中此酶活力最高,脾、肾、脑和小肠降低至50%以下。本症分成 6型,儿童期以A、B、C三型为主。 A型及B型是由于ASM基因突变造成ASM活性减低,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贮积了鞘磷脂及...[详细]
临床表现
1.A型 在出生6个月内出现肝脾大,继之很快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早期神经系表现为肌张力低及肌无力,反映在喂养困难、淋巴结病及肺浸润。皮肤呈黄棕色、惊厥。半数患儿眼底黄斑区有樱桃红斑。常有生长发育迟缓、呼吸道合并症。多于2~3岁死亡。酸性鞘磷脂酶活性低于正常值的5%。 2.B型 最常见。病情较A型轻,在儿童早期有肝脾大,腹部膨隆。重症患者肝受累可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腹水。脾大可发展为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应做部分或全脾切除术。轻症患者的脾大可到成人才被发现。在患者的X光胸片可见到弥漫性网状后结节状浸润,重症患者可导致慢性肺疾病,肺心病。多数患者无神经系受累,智力正常,也有...[详细]
并发症
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慢性肺疾病,肺心病,惊厥,生长发育迟缓,可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发生门脉高压及腹水,发展为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共济失调,张力障碍及痴呆,伴有反复肺部感染,青春期可发生精神障碍。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红蛋白正常或具有轻度贫血;脾亢明显时白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常显示特征性空泡,约8~10个,具有诊断价值(图1)。电镜下这些空泡系充满类脂的溶酶体。血小板数正常,晚期有脾亢和骨髓明显侵犯时可减少。患者白细胞缺乏神经磷脂酶活性。 2.骨髓象 含有典型的尼曼-匹克细胞,常称泡沫细胞,该细胞直径20~100μm;核较小,圆形或卵圆形,一般为单个,也可有双核;胞浆丰富,充满圆滴状透明小泡,类似桑葚状或泡沫状。电镜下显示小泡周围有部分膜层结构环绕。用位相显微镜对未染色标本作检查,可显示细胞胞浆内呈小泡状,与戈谢细胞不同。在偏光下观察,小泡呈双折射性;在紫外线下荧光呈绿...[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无特征性X线表现,在长期存活病例,由于充脂性组织细胞在骨骼内大量增殖可表现骨质疏松、髓腔增宽、骨皮质变薄,甚至长骨可出现局灶性破坏区,但无骨骼膨大畸形改变。婴儿期以后肺泡受充脂性组织细胞浸润,肺部可见类似组织细胞增生X症的表现,肺部呈粟粒样或网状浸润。总之无特异性,仅提供辅助诊断的依据。 2.B超检查 可见肝、脾、淋巴结肿大。 3.脑电图 有异常脑波。 4.眼底检查 可见樱桃红斑。
诊断
诊断依据: 1.肝脾肿大。 2.有或无神经系统损害或眼底樱桃红斑。 3.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有空泡。 4.骨髓可找到泡沫细胞。 5.X线肺部呈粟粒样或网状浸润。 6.有条件可作神经鞘磷脂酶活性测定,尿神经鞘磷脂排泄量及肝、脾或淋巴结活检证实。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基因重组酶替代治疗A、B型患儿正在研究中。C型患儿可试用二甲基亚砜。以对症治疗为主,加强营养。 1.抗氧化剂 维生素C、E或丁羟基二苯乙烯,可阻止神经鞘磷脂M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和聚合作用,减少脂褐素和自由基形成。 2.脾切除 适于非神经型、有脾功能亢进者。 3.胚胎肝移植 已有成功的报道。
预后
本病征预后不良,多于2岁内死亡,A型或C型于发病后4年内死亡,B型与成人非神经型皆无神经系统症状,智能正常,可活至成年。C型及新斯科夏型大多死于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或继发呼吸道感染。
预防
同遗传病预防措施,避免近亲婚配,做好遗传性疾病的咨询工作。测定皮肤成纤维细胞酶活性可以检出A和B型的半合子,培养羊水细胞酶活性检测可供做A、B型的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