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继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器官炎症穿孔、损伤破裂,血运障碍、坏死或手术污染所引起的腹膜的急性炎症。
病因
可分3种: 1.蔓延性腹膜炎 如急性阑尾炎或其他器官化脓灶的蔓延。 2.穿孔性腹膜炎 如消化道溃疡穿孔、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穿孔、肠伤寒穿孔、外伤性肠穿孔等。 3.坏死性腹膜炎 继发于绞窄性肠梗阻坏死等。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或混合多重感染。 另外还有与透析相关的腹膜炎:腹膜导管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其常可用以代替血液透析,但其感染率常较高,透析过程中可使病人的蛋白丢失(包括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导致机体防御功能受损,透析液的低pH值也能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细菌可在置入导管时进入腹腔或通过透析液、导管尖端穿破肠壁将细菌带入,引起腹膜感染...[详细]
发病机制
继发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常因感染的来源和方式、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患儿的免疫力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腹膜受细菌、胆汁或胃肠道内容物的刺激后即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由于中性白细胞增多、组织坏死、细菌和纤维蛋白的凝固,渗液转为混浊化脓,围绕原发病灶形成粘连。腹膜炎发生后根据原发病灶处理情况和腹膜感染的严重程度,发展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前者趋于自愈或围绕原发病灶形成局限性脓肿;后者如治疗不利则感染更加扩散,中毒加重,有时发展成脓毒败血症。弥漫性腹膜炎可以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由于引起的原因不同,继发性腹膜炎的发病可以是骤起或逐渐转化而来。一般由胃肠道穿孔引起者都是突然暴发的,腹部透视有气腹。由急性炎症蔓延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穿孔引起的,先有原发病的症状,以后再出现腹膜炎现象,并且病灶部位压痛及肌紧张最显著。肠梗阻坏死腹膜炎首先有肠梗阻的病史,X线钡灌肠可见结肠空瘪、小肠有液面。 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为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1.症状 (1)腹痛:这是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随炎症的程度而异。但一般都很剧烈,不能忍受...[详细]
并发症
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局限性脓肿,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发展成脓毒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腹膜炎的并发症和后果根据其起病时间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1.急性期(早期) 在急性期常有菌血症,与需氧菌或厌氧菌有关。血行感染可导致休克和DIC,大部分源于细菌和内毒素作用,这种休克和多器官系统衰竭的复合作用与早期死亡率有关。 2.晚期 晚期后果是脓肿形成。脓性物质可依解剖区域形成脓腔,如盆腔和膈下区域。也可发生粘连,引起血流动力学或神经压迫及阻塞。部分发生吻合口破裂,瘘管形成。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皆有显著增高,但病情严重或机体反应低下时,白细胞计数并不高,仅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或核左移及中毒颗粒出现。 2.血生化检查 可发现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 3.尿检 尿液因失水而浓缩,可出现蛋白与管型、尿醋酮可呈阳性。 4.腹腔穿刺 在诊断继发性腹膜炎时帮助很大,且有助于鉴别原发病见表1所示。腹腔渗液培养常可得致病的病原菌。

其他辅助检查
1.腹部X线检查 可见肠腔普遍胀气,并有多个小气液面等肠麻痹征象。胃肠穿孔时,多数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存在(应立位透视)。这在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可通过X线或在腹腔镜下观察,X线片发现游离气体,多为胃肠道穿孔。 2.钡灌肠 X线钡灌肠可见结肠空瘪、小肠有液面。对诊断阑尾炎和肠套叠有助,但如等钡剂通过破孔漏到已经感染的腹腔,能使感染加重。因此,如穿孔可能性很大时应避免钡剂检查。水溶性造影剂相对安全。 3.超声和CT 不仅有助于检查肠道外腹腔内液体和气体,而且能发觉原发疾病,如阑尾炎或肠套叠。
诊断
上述病史、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腹部压痛的定位有助于确定是否为局限性腹膜炎(如未穿孔的阑尾炎、耶尔森菌肠系膜淋巴结炎)或弥漫性腹膜炎;腹壁红斑常见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腹膜炎;发热通常是原发性腹膜炎初期和主要的症状,与肠道相关的腹膜炎中发热是继发性表现,而与透析相关的腹膜炎患儿中,大约1/3才有发热。
治疗
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原则上应尽早施行手术,处理病灶,切除坏死组织或修补穿孔,吸出并引流腹腔内脓液。蔓延性腹膜炎已经局限,病情趋向好转应行保守治疗。 手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高热者应降温。具体安排要根据原发病情况而定。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原则上应尽早施行手术,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允许采用非手术疗法,如有恶化则迅速转为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积极消除引起腹膜炎之病因,并彻底清洗吸尽腹腔内存在之脓液和渗出液,或促使渗出液尽快吸收、局限,或通过引流而消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根据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变阶段,不同的病人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1.一般支持疗法 (1)纠正...[详细]
预后
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进步,急性腹膜炎的预后已较过去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10%。发生在肝硬化腹水基础上的原发性腹膜炎甚至高达40%。延误诊断而治疗较晚,及伴心、肺、肾疾病与糖尿病者预后差。持续的腹膜感染是由于有残留感染灶或有缝线裂口或有末被察觉的穿孔所致,常见的是脓肿和偶然为门静脉炎。切口疝和肠粘连引起的梗阻为少见的并发症,可在手术后数年出现症状。及时正确诊治,多数预后良好。
预防
对可能引起腹膜炎的腹腔内炎症性疾病及早进行适当的治疗是预防腹膜炎的根本措施。如预防外伤以及尽早诊断和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预防继发性腹膜炎的发生。任何腹腔手术甚至包括腹腔穿刺等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肠道手术前应给予抗菌药物口服和采用适宜的处理导管技术,可减少和降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