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小儿血液科
- 别名: 小儿出血病
- 症状: 软组织出血 非骨病性关节痛 儿童关节损伤后出血不止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幼儿可见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出血性疾病是指正常止血功能发生了障碍而引起的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
病因
出血性疾病的种类很多,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五大类:①血管因素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②血小板因素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③凝血因子减少、缺乏或质异常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④抗凝过强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⑤复合因素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遗传性: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家族性单纯性紫癜、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2)代谢性:糖尿病、尿毒症。 (3)感染性: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细菌(如流行性脑膜炎、细菌败血症等)、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病)。 (4)中毒性:动物毒素(如蜂毒、蛇毒)。 (5)药物性:磺胺...[详细]
发病机制
生理情况下,参与止血的三要素为血管壁、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异常所致。 血小板数量改变和黏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凝血因子减少、缺乏或质异常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两方面。如血友病甲(缺...[详细]
临床表现
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出血有各种表现: 1.瘀点、瘀斑 毛细血管性、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质异常,常表现为瘀点、小的、散在的瘀斑,发生在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也见于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病。大的片状瘀斑见于凝血障碍性的出血。广泛而大的片状瘀斑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症。 2.鼻出血、口腔黏膜出血 鼻出血、龈血、口腔黏膜血疱、舌黏膜血疱,见于血管及血小板因素引起的出血。 3.关节、肌肉出血 一般发生在膝、踝、髋、肘、腕等承受体重压力或易受外伤的大关节,多见于重型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尤其是血友病甲和乙。关节出血常可引起关节畸形。抗凝物质过多和血友病甲及...[详细]
并发症
长期反复出血可并发贫血,重症出血可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大量出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可致关节畸形、运动障碍,视网膜出血可致失明,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可致死亡。
实验室检查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对于实验室检查依赖性极强,标本采集过程对出凝血化验结果的影响很大。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静脉穿刺时应“一针见血”,血标本中不得混有气泡或组织液;不得在静脉留置针处取血,因为可能混入肝素或其他药物;抗凝剂(3.2%或3.8%的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比例应为1∶10,如果血细胞比容过高(如新生儿或有发绀性心脏病),枸橼酸的量必须调整,这样才可能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室温下放置的标本必须在取血后2h之内测定,若不立即检测,血浆应立即冻存;冻存血浆在检测前应在37℃下迅速解冻,并立即检测。 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后,必须进行下列实验室检查,才可能明确诊断。...[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的不同选择各种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B超检查、CT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诊断
通过病史、体检和出血的特点,初步可以推测此种出血性疾病属于哪一类,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初步分析。再作进一步检查做出确诊。参考上述的五大类出血性疾病的特点可以得出疾病的诊断。 与临床医学的所有领域一样,当一个临床医生接诊一个有活动性出血或曾经有过大量出血病史的婴儿、儿童或青少年时,应仔细询问其病史,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了解导致出血的原因以及首次出血时的年龄、出血部位、持续时间、出血频度以及有无家族史等。进行体格检查时,应注意检查出血的部位,是否伴有肝脏、脾脏或淋巴结肿大等,是否有关节畸形、皮肤或黏膜毛细血管扩张等,同时还应注意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见出血性疾病的临...[详细]
治疗
1.局部止血 对于患儿的出血的制止,首先采取局部止血法: (1)压迫或加压包扎。 (2)冰袋。 (3)肾上腺素滴液加棉球压迫局部。 (4)止血粉、云南白药、三七粉、白芨粉、马孛粉。 (5)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海绵、凝血活酶制剂、淀粉海绵、纤维蛋白氧化纤维素、吸收性明胶海绵等。 2.血管因素所引起出血的治疗 常用:①芦丁;②卡巴克络(安络血);③酚磺乙胺(止血敏);④维生素C。 3.血小板因素引起出血的治疗 可用:①泼尼松(强的松);②输血;③输浓缩血小板。 4.凝血因子缺乏引起出血的治疗 可用:①输...[详细]
预后
若原发病因能够及时解除,则预后良好,如营养性、感染性、过敏性等引起的出血症。颅内出血和急性严重出血易致患儿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