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妇科
- 别名: Hokdkin's disease of vulva
- 症状: 发热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女性人群
- 相关疾病: 恶性淋巴瘤[肿瘤形态学] 恶性淋巴瘤
概述
恶性淋巴瘤累及生殖道通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但原发性的外阴恶性淋巴瘤也有报道。恶性淋巴瘤根据临床和病理分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NHL)。淋巴结外淋巴瘤常见于胃肠道、咽淋巴环和皮肤等部位。因为资料中部分缺少期别和免疫分型,而且大部分沿用的是过时的分类标准,所以难以准确判定外阴受累是首发还是继发。
病因
外阴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的感染有关。在外阴恶性淋巴瘤病人中可找到EB病毒,HIV病毒感染发生非霍奇金病淋巴瘤(NHL)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密切相关,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常并发恶性淋巴瘤。某些细菌感染如胃幽门螺杆菌(HP)及环境因素如杀虫剂、农药的使用均可导致该病发生。
发病机制
恶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网织细胞等多有不同程度的间变。瘤细胞呈散在或密集分布,并有核分裂象。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1.组织学分类 依组织细胞形态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主要有Rappaport分类(1966)、Lukes and Collins分类(1975)、国际NHL工作分类(1981)、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临床分类(1989),但这些分类均没有包括重要的反应预后的特征如免疫表型,同时也未包括套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新类型,所以在1995年国际淋巴瘤协作组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修订的欧美淋巴瘤的分类”...[详细]
临床表现
1.病史 HIV病毒感染的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较无感染患者增加20倍,所以对外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需常规检查HIV病毒。另外有2例患者有免疫抑制病史,1例因皮肌炎而服硫唑嘌呤,另1例肾移植后持续应用硫唑嘌呤和强的松。在8例继发性外阴NHL中4例有NHL病史,1例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史(Vang 2000)。 2.症状和体征 病程1~39个月不等。常见外阴皮肤肿胀或皮下结节样肿块,伴疼痛、性交困难,同时可有皮肤瘙痒,阴道出血、排液。肿块大小3~14cm,平均5.5cm,触痛明显,表面皮肤红斑或水肿、破溃,也有仅表现为下肢水肿。偶有伴发热和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呈贫血,常伴有双侧...[详细]
并发症
肿瘤破溃感染。
实验室检查
免疫组化检测。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
Fox等曾认为诊断原发性外阴淋巴瘤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临床上病变仅局限于外阴,经全身检查未能发现身体其他处存在淋巴瘤,方可考虑原发于外阴,但尚需排除临近淋巴结或器官的恶性淋巴瘤扩散或浸润至外阴。 2.外周血及骨髓应无任何异常细胞。 3.如远处部位出现继发性淋巴瘤必须与原发淋巴瘤相隔数月。 4.以往无淋巴瘤病史。Boston等(1974)提出数月应该明确定为6个月。 Macleod等建议最好采用外阴肿块切开或切除活检,因为针刺或针吸活检可能会因取到的组织、细胞太少既不能定性,也多不能分型。另外,需进行全身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如血沉、血清乳酸脱氢...[详细]
治疗
1.手术 只用于诊断,一般为活检或局部切除,侵犯性手术不主张。 2.化疗和放疗 恶性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均敏感。Macleod等提出对于低度恶性局灶的外阴NHL,可给以30~40Gy(2Gy/次)剂量的单纯放疗,中度和高度恶性的NHL,因为全身复发率高,一般用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白萍等提议对外阴恶性淋巴瘤采用化疗-放疗-化疗的序贯治疗。先行1~3个疗程的化疗,使肿瘤达到完全缓解,随后行肿瘤部位放疗(18~30Gy),以预防局部复发,之后巩固化疗2~3个疗程。 常见化疗方案有: (1)COP方案:环磷酰胺800mg/?,静注,第1天及第15天;长春新碱1.4m...[详细]
预后
因为大部分病例随访时间短,所以无法评价预测预后的指标。Kaplan等报道的16例中有8例患者局部复发。随访0~60个月(平均14个月),有8例存活,最佳的1例随访5年无瘤生存。Vang等报道的原发性外阴NHL10例中有4例在1年内死亡,其中1例3年无瘤生存;而继发性外阴NHL8例中有5例在外阴NHL诊断后1~7个月死亡。
预防
按照肿瘤的三级预防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