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输卵管癌其恶性程度很高,不易早期诊断。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道排液、腹痛、盆腔包块,即称之为输卵管癌三联症。
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患者多伴有慢性输卵管炎,有报道该病与输卵管结核并存、也有发生于输卵管结扎之后者。
发病机制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病理变化如下: 1.局部输卵管上皮全部为癌组织所代替。 2.癌组织局限于输卵管内,输卵管肌层、输卵管系膜淋巴管及输卵管浆膜较少被侵犯,即使有侵犯亦较黏膜轻。原发性输卵管癌大部分癌组织停留在黏膜下层并向管腔内突出,经较长时间才侵入肌层,而转移性输卵管癌在早期阶段即可发现肌壁的病灶。 3.癌细胞虽无纤毛,但结构与输卵管上皮相似。 4.子宫内膜及卵巢无癌灶,若出现癌灶时体积很小,组织学检查可见符合由输卵管转移的癌灶。 5.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癌变处可找到正常上皮到癌变上皮的过渡形态。 双侧输卵管癌究竟是原发性还是继...[详细]
临床表现
输卵管癌的症状及体征常不典型或早期无症状,故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 1.阴道排液或流血 阴道排液是输卵管癌最常见的症状。但排液性质不一,或多或少,排液呈浆液性黄水,有时呈血性。这是癌肿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液,一般无臭味。当输卵管癌有坏死或浸润血管时,可产生阴道流血。 2.下腹疼痛 多发生于患侧,为钝痛,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加剧而呈痉挛性绞痛,若阴道排出水样或血样液体,以后疼痛缓解。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是在癌肿发展的过程中,管腔及伞端被肿瘤堵塞,输卵管腔内容物潴留增多,内压上升,引起输卵管蠕动增加,为克服输卵管梗阻使积液排出。 3.腹部包块 部分患者自己可扪及下...[详细]
并发症
周围组织粘连致输卵管积脓、积血。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诊断性刮宫、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腹腔镜检查、B超、CT等检查等。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
其恶性程度很高凡有以下情况者应考虑输卵管癌可能: 1.有阴道排液、腹痛、腹块三大特征者。 2.持续存在不能解释的不规则子宫出血,尤其在35岁以上、细胞学涂片阴性且诊刮子宫内膜病理检查阴性。 3.持续存在不能解释的异常血性阴道排液、患者年龄>35岁。 4.持续存在不能解释的下腹部和(或)下背部疼痛。 5.在宫颈涂片中出现不正常的腺癌细胞。 6.在绝经前后发现附件肿块。
治疗
治疗原则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多数选用手术后继以化疗,也有学者予以放疗、激素治疗等。
预后
输卵管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影响预后的因素为:症状存在的时间、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双侧输卵管病变者预后差,无辅助治疗者预后明显差。 由于近年诊疗技术的提高,不易早期诊断的输卵管癌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40%左右。
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