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妇科 
  • 别名: 暂无
  • 症状: 腹痛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常发生于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
  • 相关疾病: 卵巢肿瘤 

概述

卵巢肌肉来源肿瘤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平滑肌瘤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the ovary)报道较少,已报道的约50例。但似乎许多病例并未报道,特别是当肿瘤较小且被偶然发现时。因此,可能实际的发生率要高得多。
2.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the ovary)十分罕见。文献仅见10余例报道。
3.横纹肌肉瘤 文献报道的病例并不都是纯粹的横纹肌肉瘤,有些是恶性中胚叶混合肉瘤、有些属于畸胎瘤伴有显著的横纹肌母细胞成分,故应注意区分。

病因

1.平滑肌瘤 可能来源于卵巢皮层或黄体间质的血管平滑肌,或卵巢韧带内与卵巢相接点的血管壁平滑肌。但上述来源的价值尚不肯定。
2.平滑肌肉瘤 可能为平滑肌来源。
3.横纹肌肉瘤 组织来源尚不确定。可能来源于卵巢的结缔组织;可能为单向发展的畸胎瘤;也可能为伴有恶性成分过度生长的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恶性转化;或者为单向发展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发病机制

1.平滑肌瘤
(1)大体:常为单侧,仅见Kandalaft曾报道1例21岁妇女患双侧巨大卵巢平滑肌瘤。肿物为实性、质硬、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切面可见白色或灰白色实性漩涡状结构,有时可见出血、变性及坏死。由于坏死,可形成囊腔,也可出现钙化。
(2)镜下:肿瘤具有典型平滑肌瘤的外观,与子宫平滑肌瘤相同。肿瘤由不均一的梭状或长条状平滑肌瘤细胞组成,内含长形、两端较钝的核,又称雪茄状核(cigarshaped nuclei)。核可呈栅栏状排列,且有时较突出。无核分裂象或极少。细胞和核的异型性不具特征性。肿瘤细胞成束,中间穿插纤维组织间隔,可以很宽,并呈明显玻璃样变。其他在子宫平滑肌瘤中见到的变性亦可存在。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可确定肿瘤属平滑肌瘤。Mira曾报道1例63岁妇女患卵巢巨大脂肪平滑肌瘤,肿瘤几乎占据整个卵巢,脂肪组织取代并分割肿瘤内的平滑肌。无子宫平滑肌瘤。
2.平滑肌肉瘤
(1)大体:肿物通常较大,灰黄色,软,肌性,常见出血、坏死。
(2)镜下:与平滑肌瘤不同,可见核分裂象、细胞和核异型性。分化好的平滑肌肉瘤与多细胞性平滑肌瘤的鉴别,惟一靠核分裂象。现多认为在鉴别良、恶性方面,核分裂象较细胞和核的异型性重要得多。
Nogales等提出了一种十分罕见的特殊类型,即卵巢黏液样平滑肌肉瘤(myxoid leiomyosarcoma of the ovary)。他们报道的3例肿瘤均较大,呈胶冻样,伴囊性变、坏死和出血。但子宫、韧带及对侧附件均正常。镜下肿瘤显示突出的拉长细胞网状结构,周围有丰富的嗜碱性物质包绕。抗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可证实为平滑肌来源。
3.横纹肌肉瘤
(1)大体:肿瘤单侧,但亦可见肿物转移而累及对侧卵巢,应与双侧受累鉴别。肿瘤通常较大,直径超过10cm,实性,软,鱼肉样,暗粉色至黄褐色,部分区域出血、坏死,也可出血、坏死十分显著。
(2)镜下:肿瘤整个由横纹肌母细胞构成,分为胚胎型、葡萄簇型和多形型。前两型多见于儿童和年轻妇女,而多形型多见于老年妇女。诊断多形型横纹肌肉瘤并不十分困难,因为较易找到呈现出横纹的典型横纹肌母细胞。而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诊断要难得多,因为细胞分化较差,使横纹肌母细胞的鉴别十分困难。此外,有必要认识特征性的腺泡或葡萄簇型,这也并不容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由处于各种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且至少可见部分小圆细胞聚集,胞质少,形成窄缘,分化差。因此与分化差的小细胞癌、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和白血病鉴别困难。在小圆细胞中,偶尔可见分化较好的细胞伴有明显的嗜伊红胞质和偏心核。偶尔还可见大的、较典型的横纹肌母细胞。横纹是否存在不是诊断所必需的,但构成肿瘤的细胞可分化较好,并显示出横纹。已经证实电镜下见到Z带或其前体有助于诊断。免疫细胞化学证实,肌红蛋白(myoglobin)和结蛋白(desmin)也有助于诊断。肿瘤常受水肿、出血、坏死的影响,在此情况下诊断更困难。因此,彻底检查和取材对正确诊断极其重要。肿瘤可能并不像人们所相信的那样少,只不过由于分化差有可能被分入未分化卵巢肿瘤,或被诊为其他肿瘤。因此,当遇到年轻妇女患未分化、小圆细胞卵巢肿瘤时,应考虑是否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当下这一诊断时,也应除外存在其他肿瘤成分。[收起]
1.平滑肌瘤
(1)大体:常为单侧,仅见Kandalaft曾报道1例21岁妇女患双侧巨大卵巢平滑肌瘤。肿物为实性、质硬、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切面可见白色或灰白色实性漩涡状结构,有时可见出血、变性及坏死。由于坏死,可形成囊腔,也可出现钙化。
(2)镜下:肿瘤具有典型平滑肌瘤的外观,与子宫平滑肌瘤相同。肿瘤由不均一的梭状或长条状平滑肌瘤细胞组成,内含长形、两端较钝的核,又称雪茄状核(cigarshaped nuclei)。核可呈栅栏状排列,且有时较突出。无核分裂象或极少。细胞和核的异型性不具特征性。肿瘤细胞成束,中间穿插纤维组织间隔,可以很宽,并呈明显玻璃样变。其他在子宫平...[详细]

临床表现

1.平滑肌瘤 临床常无症状,多为意外发现。出现症状时,常与存在于附件的肿物有关,表现为腹部肿大和腹痛。可由于扭转造成急腹痛。有学者报道1例68岁卵巢平滑肌瘤患者,因绝经15年后反复少量阴道出血1年而就诊。盆腔检查常可发现卵巢实性肿物。腹水罕见,尚未见胸腔积液的报道。常合并有子宫肌瘤。
2.平滑肌肉瘤 症状和体征与腹、盆腔肿物相关。
3.横纹肌肉瘤 出现症状时常由于肿瘤较大而引起,通常生长较快。可发现腹部肿物。

并发症

1.平滑肌瘤 常合并有子宫肌瘤。
2.平滑肌肉瘤 常见出血、坏死。
3.横纹肌肉瘤 常伴有血性腹水。转移常见。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免疫组化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腹腔镜检查。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及以上相关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治疗

1.平滑肌瘤 肿瘤属良性,手术切除即可治愈,可根据年龄选择手术范围。有学者曾报道1例合并妊娠者,妊娠2个月时手术切除患侧附件,随访7个月,顺娩一男婴,术后4年母子健康。
2.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主要经血行转移,尽管术后联合化疗可改善预后,但预后通常不佳。曾报道1例41岁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由于黏液样平滑肌肉瘤的细胞密度较低,核分裂象计数亦较低,故有无包膜破裂及其临床分期似为更好的预后指标。Nogales的报道,2例Ⅲ期患者分别于诊断后13和24个月死亡;1例32岁的Ⅰ期患者无瘤存活3年。
3.横纹肌肉瘤 推荐联合化疗包括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长春新碱(vincristine)和环磷酰胺。此外加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并用亚叶酸(四氢叶酸,folinic acid)解救和多柔比星(阿霉素),也是有效的。有报道1例23岁患者左卵巢多形型横纹肌肉瘤,术中取活检,冰冻病理检查为良性,仅行左附件切除术,术后予放疗,随访4个月仍无瘤存活。[收起]
1.平滑肌瘤 肿瘤属良性,手术切除即可治愈,可根据年龄选择手术范围。有学者曾报道1例合并妊娠者,妊娠2个月时手术切除患侧附件,随访7个月,顺娩一男婴,术后4年母子健康。
2.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主要经血行转移,尽管术后联合化疗可改善预后,但预后通常不佳。曾报道1例41岁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由于黏液样平滑肌肉瘤的细胞密度较低,核分裂象计数亦较低,故有无包膜破裂及其临床分期似为更好的预后指标。Nogales的报道,2例Ⅲ期患者分别于诊断后13和24个月死亡;1例32岁的Ⅰ期患者无瘤存活3年。
3.横纹肌肉瘤 推荐联合化疗包括放线菌素D(dactinomy...[详细]

预后

1.平滑肌瘤 预后良好。
2.平滑肌肉瘤 预后通常不佳。
3.横纹肌肉瘤 过去认为横纹肌肉瘤的预后差,而且已报道病例中的绝大多数病人在诊断1年内死于广泛转移。Talerman曾报道2例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者,其中1人已有转移,经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生存良好。

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密切随访。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