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人体骨骺损伤中,桡骨远端为最易发生之部位,几乎占全身骨骺损伤的半数,即40%~50%。
病因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发病机制
与桡骨远端科利斯骨折几乎完全相似,个别病例则类似史密斯骨折,多系来自手掌或手背向上传导之暴力。
临床表现
1.骨折症状 于外伤后腕背部呈现肿胀、疼痛及压痛(多呈环状)。 2.其他症状 包括腕关节活动受限及患侧腕部呈现餐叉状畸形等。 从X线片所见分为以下5型(图1)。 Ⅰ型 如上图所示,骨折线完全通过骺板的薄弱带。此型较少见,约占10%。 Ⅱ型 与前者相似,但于骨质边缘处常有1个三角形骨折片被撕下。此型最为多见,约占70%。 Ⅲ型 骨折线自关节面进入骨骺达骺板处,再沿一侧薄弱带到骨骺板边缘,此型少见。 Ⅳ型 与前者相似,惟骨折线自关节面进入骺板后,继续向前穿过薄弱带而延伸至骨骺端,形成类似巴顿骨折样移位;且骨折...[详细]
并发症
损伤严重者,且治疗不当者可并发骨骺早期闭合。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平片可显示骨骺分离及其类型;在一般情况下应摄双侧腕关节片以便于进行对比。
诊断
1.外伤史 多系平地跌倒所致。 2.临床表现 与桡骨远端骨折完全一致,包括餐叉状畸形、腕关节处肿胀、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 3.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显示骨骺分离及其类型;在一般情况下应摄双侧腕关节片以便于进行对比。
治疗
与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完全一致,但更应强调如下几点: 1.早期 越早复位,对骨骺的发育影响越小。 2.解剖对位 无论何型骨骺损伤,均应力争解剖对位。由于小儿骨骺小,易获得解剖对位,个别有软组织嵌顿者则需开放复位。 3.手法复位 一般均应力争通过手法等非手术疗法达到复位,以免因开放复位操作时对骨骺的损伤。 4.骨骺处忌用内固定 任何波及骨骺的内固定物均影响骨骺的正常发育,非用不可者应选择避开骨骺线的骨质处(图2)。 5.避免损伤 指重复多次手法操作,势必加重对骨骺的损伤而引起早闭,以致后期出现曼德隆(Madelung)样...[详细]
预后
一般病例预后较好,少数损伤较重、且治疗不当、而引起骨骺早期闭合者,数年后可出现尺骨长、桡骨短,手腕桡偏的曼德隆样畸形。此种畸形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可行尺骨茎突切除术矫正之。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