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单纯性髋关节前脱位(图1),远远少见于后脱位,据布拉(Brav)统计为后脱位的14%,阿福克(Aufanc)等统计为后脱位的4%,沙摩波逊(Thompson)等统计为后脱位的9%。

病因
当下肢处于过度外展,外旋时,杠杆作用可使其脱位。
发病机制
髋关节前脱位的机制主要有2个。最常见的一个是过度外展、外旋的股骨部,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大粗隆与髋臼上缘相顶撞,此时遭到一个突然的外展暴力或大腿后方受到向前的暴力,即可使前关节囊撕破,则股骨头前脱位,如从高处坠落或足球运动捕捉足球时。其次,当股骨外展外旋时,由大腿外侧向前内作用的暴力也可产生髋关节的前脱位。甚至当仰卧时,作用于大腿的强大压力,股骨头通过髋关节的髂骨和耻骨囊韧带(以上构成的“丫”字韧带)的杠杆作用而向前,造成前脱位。如机械工仰卧机车下操作突然塌落砸伤双下肢,引起前脱位。双侧前脱位是一种意外的少见类型。
临床表现
有明显的外伤史。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位(图2),肢体短缩,弹性固定。在腹股沟处或闭孔处肿胀,并可触及股骨头。有的患者存在休克。X线检查:可发现股骨头在闭孔内或耻骨上支附近(图3)。


并发症
1.骨折 髋关节脱位可合并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偶有股骨干骨折与髋脱位同时发生。 2.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的合并症极为少见,髋关节前脱位偶可引起股动、静脉的压迫症状,此时应立即在充分麻醉下采用手法整复,操作时避免暴力。 3.股骨头缺血坏死 因髋关节脱位而不可避免发生的关节囊撕裂及圆韧带断裂可能影响股骨头血运,有10%~20%病例发生缺血坏死,在12个月左右于X线照片上可见到改变,已证实早期复位可缩短股骨头血液循环受损时间,是预防股骨头坏死最为有效的方法。临床表现为腹股沟持续不适感与髋内旋痛,运动受限,若采取措施无效,坏死继续恶化,最后必然导致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疼痛...[详细]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股骨头在闭孔或在耻骨上支附近而确诊。
诊断
外伤史,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肢体短缩,弹性固定,腹股沟或闭孔处可摸到股骨头,X线片可确诊。
治疗
对新鲜髋关节前脱位,也以手法复位为主。复位要迅速及时,注意防止休克的发生。切开复位仅在手法复位失败或已形成陈旧性髋关节前脱位时才采用。 1.手法整复 (1)埃狄斯(Addis)法:麻醉方法与髋关节后脱位相同。患者仰卧,助手在二髂前上棘向下压迫,握患肢屈曲髋部和膝部到90°,内旋患肢在中立位,向上作持续牵引,轻柔的摇摆运动和内旋,将股骨头滑入髋臼内。当维持向上牵引的同时,伸展放平大腿使成伸直位,则复位完成。 (2)推拉法:麻醉同前。患者仰卧,一助手把住骨盆,另一助手握住小腿,屈膝约90°,徐徐增加患肢外展和外旋,同时用力向下方牵引。术者站于对侧或两胯之间,用手掌...[详细]
预后
无相关资料。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