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创伤骨科 
  • 别名: 暂无
  • 症状: 疼痛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10岁以下的儿童最多见
  • 相关疾病: 骨结核 

概述

手足短骨骨干结核较为常见。病人多为10岁以下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少见,病变也常多发。

病因

结核杆菌由血循环侵犯短骨骨干而致病。

发病机制

短骨骨干结核一般多以增生为主,而溶骨性破坏改变则相对较少。此时主要表现为骨皮质膨胀、变薄,髓腔多呈扩大状,且死骨形成较多,易侵及关节。当脓肿破溃形成窦道时,则易继发混合感染而使病理改变同时具有化脓性骨髓炎的特点。本病在手上以第1、2、3掌骨和指骨发病率较高,而在足部则以第1跖骨及趾骨为多发。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早期,局部症状多较轻微;随着病程进展,病骨周围组织逐渐肿胀,并出现疼痛及压痛。当侵及关节时,则关节可有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并可形成窦道。

并发症

有时可并发病理骨折。

实验室检查

由于为短骨干结核,红细胞沉降率常不增快。

其他辅助检查

X线平片表现为骨膜增生及新骨形成,同时髓腔逐渐扩大,骨皮质膨胀变薄,可有死骨形成。但在老年患者新生骨多不明显,有时可出现病理性骨折。一般勿需行CT及MRI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所见及X线片特点等,本病的诊断多无困难。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早期可选择非手术疗法,包括异烟肼口服及100mg局部注射(每周1次,连续3个月)。患肢可用石膏托固定1~3个月,多能治愈。
2.手术疗法 当非手术疗法无效或局部脓肿明显、已有死骨形成时,可在骨表面或深部刮除病灶及死骨。术中操作应小心,切勿伤及肌腱、血管与神经。术后用石膏托固定3~6周,继续用抗结核药物半年至1年。

预后

经治愈后,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

无相关资料。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