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早于80多年前,由Scheuermann(1921)描述了一种常见于青少年的胸椎或胸腰段的僵硬型脊柱后凸(驼背)畸形,称为舒尔曼(Scheuermann)病。此后,1930年Schmorl,1931年Beadle,1937年Cloward和Bucy,1939年Wretblad,1944年Mac Gowan,1954年Van Landingham及1961年Bradford和Garcia等均对本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因其病因不清楚,故一直沿用Scheuermann病的命名。 对在骨骼成熟以前诊断的患儿,大多可选用支具成功地进行矫正。但本病因常被混淆为姿势性驼背而不能被及时发现...[详细]
病因
至今病因不明。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
1.后凸畸形 由于本病在青少年期开始,以致出现胸或胸腰段后凸。家人常认为是由不良姿势所引起,以致成为延误诊断和治疗的常见原因。此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胸背部疼痛,可因站立及激烈的体力活动而加重。生长停止后,本病亦停止发展,疼痛大多会自动消失。但当畸形严重时,患者亦可同时出现下腰部疼痛。 2.腰椎前凸 除胸段后凸畸形外,患者还有不同程度的(代偿性)腰椎前凸,对胸段而言,头颈亦相对向前突出。腰椎过度前凸实际上是患者对胸椎严重后凸弯曲代偿之故。 3.其他症状 (1)神经症状:严重后凸畸形可引起脊髓受压,严重者甚至可有下肢轻瘫。 (2)腰痛:当病变波及...[详细]
并发症
本病严重的后凸畸形可致肺功能障碍,脊髓受压,严重者甚至可有下肢轻瘫。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Scheuermann病的X线影像学诊断标准包括: 1.楔形椎体 椎体呈楔形外观,且病段椎节后凸顶椎至少3个以上,相邻的楔形椎体形成的角度一般应超过5°。 2.Schmorl结节 此是本病的另一影像学特征,脊椎终板呈不规则或扁平状,椎间隙狭窄,髓核可突入上下椎体软骨板内,且顶椎前后径增长。个别患者影像学改变仅限于顶椎,其上下椎体的变化甚为轻微;对此类病例应注意除外其他疾患。 3.颈、腰段前凸 除了站立侧位片显示胸椎过度后凸畸形外,尚可同时发现腰椎的过度前凸和颈椎前凸加剧等异常。 实际上,颈、腰椎的畸形改变并非结构性,而是对胸椎后凸的代偿性改...[详细]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1.病史 自幼年缓慢发病,以胸背部不适及疼痛为主。 2.畸形 主要为圆背畸形,颈、腰段可向前隆凸。 3.影像学所见 顶椎至少3个以上的楔形椎体,多可见Schmorl结节。
预后
无相关资料。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