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普外科
- 别名: 克-特-韦三氏综合征 Klippel-Trenaunay-Weber syndrome 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先天性半侧肥大(congenital semihypertrophy)的发生率为1/8.6万,绝大多数为散发病例。Wagner于1839年首先报道。其不仅有上肢或下肢肥大畸形,也可同时合并其他畸形。如在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脐突出、舌肥大、巨人症、低血糖、器官肥大、肾脏畸形以及半侧肥大。1900年Klippel和Trenaunay,1907年Weber报道了类似病例,故称之为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特点为偏侧肢体的骨和软组织肥大,伴有该部位的血管痣、静脉瘤,故又称为血管扩张性肢体肥大症(hemangiectatic hypertro...[详细]
病因
许多原因可引起半侧性肥大,如内分泌异常、血管异常、淋巴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胚胎发育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等。但本病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明了。
发病机制
有的学者认为,半侧肥大与胎儿在形成过程中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有关;亦有的学者则认为,是受精卵分成两个大小不同的细胞所致。
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 患者常表现为整个身体的一侧增大畸形,躯干两侧不对称,上下肢、外生殖器两侧不对称,同侧的内脏器官也会增大,但是身体每一侧组织器官结构正常。患肢肢体周径比健侧粗大,骨骼和骨化中心发育也快。临床症状是双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凸(图1)。有近10%~15%的患者智力发育差,有50%的患者同时伴有并指、多指、多乳头、先天性心脏病等。 2.分类 以下分类有利于先天性与后天性半侧肥大的区别(表1)。...[详细]
并发症
可并发先天性心脏病。可出现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凸。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四肢X线检查,可发现左右肢体、长短、大小不一致。
诊断
本病诊断一般不难。
治疗
如下肢长度差别小,短肢可用加厚鞋底,以达到两侧平衡;下肢两侧长度差别明显,超过3cm时,可行患侧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骨骺止长术,也可行健侧肢体延长术。对其存在的软组织畸形可予整形术等。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