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随着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强度加大,发生在肌肉肌腱附着于骨或软骨止点处的疼痛性疾病日益增多,这是肌肉肌腱过度使用,反复强烈牵拉引起的肌腱胶原纤维的退行性病变,英文为tenositis或tendinopathy,中文译成“腱病”。这类疾病不但在竞技运动员中经常发生,并且在军训士兵、娱乐体育和手工劳动的人群中也有较高发病率,并且极难治愈。常见发病部位有肱骨外髁、肱骨内髁、肩袖止点、跟腱、髌骨上下止点等。腱病必须与传统概念中的肌腱炎(tendinitis)和腱围炎(paratendinitis)进行区别。以往诊断为跟腱炎、髌腱炎、肩袖炎、肱骨外上髁炎等的肌腱疾病,事实上大部分并非单一的炎症,而合并有胶原...[详细]
病因
由于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反复强烈牵拉引起的肌腱胶原纤维的退行性病变所致。
发病机制
根据对外科肌腱病理标本的观察,无论在跟腱、髌腱、肩袖,还是在肱骨内外上髁,肉眼病理结果相当一致,“腱病”标本外观呈灰暗、微棕黄色变性、腱实质生鱼肉样变性、变软。而正常腱组织呈白色、有光泽、坚实。光镜下,腱病的胶原连续性中断,胶原结构松散,出现玻璃样变,潮标上移或钙化。偏光显微镜下,正常胶原呈黄色反光,病变胶原变成绿色无光泽,结构无序(图1)。病变组织中腱基质、血管和细胞成分增加,而这些细胞主要来源于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纤维细胞。没有炎症细胞。

临床表现
腱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腱或腱止点增粗,由于运动疼痛而导致功能障碍。
并发症
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表现为腱或腱止点处增粗或钙化(图2)。MRI有助于诊断,在T2加权图像中显示腱与骨连接处的病变组织呈高密度信号。超声波可以显示病变腱组织中有低回声区改变(图3)。


诊断
腱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腱或腱止点增粗,由于运动疼痛而导致功能障碍。X线表现为腱或腱止点处增粗或钙化(图2)。MRI有助于诊断,在T2加权图像中显示腱与骨连接处的病变组织呈高密度信号。超声波可以显示病变腱组织中有低回声区改变(图3)。
治疗
1.教育患者 医生必须耐心向患者和教练员解释腱病的病理变化及可能后果,胶原病变十分难治,除了疼痛和影响运动外,肌腱的脆性增加,断裂的可能性增加数倍。因此,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休息,对那些热身后继续参加运动的运动员提出警告。 2.生物力学减负荷 由于该病常与肌腱局部过度负荷、训练错误有关。因此,检查使用的器械如跑鞋、球拍等,检查运动力学如跑步、投掷、发力姿势等,诊断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肌力不平衡,以上这些都非常重要。 3.抗炎措施 常用冷疗、电疗、注射可的松等。冷疗对腱病十分必要,因为腱病组织中有许多新生血管,冷疗可收缩血管。电疗主要采用激光、高压电刺激等,实验室条件下电刺激...[详细]
预后
能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治疗及适当的休息,一般效果比较好。手术效果亦比较好。
预防
减少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可减少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