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诺卡菌病(nocardiosis)是诺卡菌(Nocardia)引起的化脓性肉芽肿性病变。肺是最常见的受侵犯器官,肺诺卡菌病和系统性诺卡菌病约占全部诺卡菌病的85%。肺诺卡菌病约半数伴肺外病变;而肺外诺卡菌病引起播散者仅占1/5。
病因
诺卡菌为放线菌科中的一属。已知9种诺卡菌,肯定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有3种,即星形诺卡菌(N.asteroides)、巴西诺卡菌(N.braziliensis)和Otitidis诺卡菌变种(Notitidiscavarum,旧称豚鼠诺卡菌),以前二者最常见。本菌是一种不能运动、弯曲的需氧革兰阳性杆菌,部分耐酸。宽约1μm,较真菌为细。以二分裂生长繁殖,但细胞仍互相附着,连接成长的分支状菌丝,可达50μm。最终菌丝断裂,成为杆菌或球菌。它不是真正的真菌,有人称之“类真菌",流行病学:诺卡菌病见于世界各地。在美国1年诊断本病500~1000例,大多为成人,男女比例约2∶1,发病季节和患者职业无差异。诺卡...[详细]
发病机制
经常暴露于诺卡菌菌丝的人通常并不发病。中性粒细胞能抑制诺卡菌,虽然不如对通常细菌那样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溶菌酶和其他阳离子蛋白的作用有关。激活的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对控制和杀灭本菌具有重要作用。诺卡菌对吞噬细胞呼吸爆发产物有抵抗力,但慢性肉芽肿病患者对诺卡菌异常敏感,提示吞噬细胞呼吸爆发对诺卡菌病的发病仍然是很重要的。因此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削弱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主要病理改变为化脓性肉芽肿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组织坏死并形成脓肿,且趋于融合。在脓肿内可发现菌丝,后者聚集形成疏松颗粒,菌鞘不明显。肺组织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病变,表现为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实变、坏死性肺炎伴...[详细]
临床表现
起病缓急不一。免疫功能低下者常呈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有发热,疲乏无力,厌食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黏稠脓痰,量通常不多,胸痛,气急,咯血等。胸壁有时可见瘘管。不治疗或治疗延误则转成慢性,出现类似肺结核病的慢性感染的相应表现。胸部X线呈现炎症浸润、实变、单发或多发结节状阴影,经常有脓肿和空洞形成,偶见厚壁空洞。病变分布以两下叶多见,亦可呈粟粒样或弥漫性间质性浸润,极少钙化和纤维化,约1/3患者并发脓胸。
并发症
合并败血症,少数并发脓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红细胞总数减少。血色素下降。
其他辅助检查
胸部X线呈现炎症浸润、实变、单发或多发结节状阴影,经常有脓肿和空洞形成,偶见厚壁空洞。病变分布以两下叶多见,亦可呈粟粒样或弥漫性间质性浸润,极少钙化和纤维化,约1/3患者并发脓胸。
诊断
凡肺化脓性病变伴脓胸,特别是伴胸壁瘘管者,应高度警惕本病可能性。确诊依赖痰、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胸液培养以及肺活组织病理检查。血清学方法和皮肤试验无诊断意义。
治疗
首选磺胺药、磺胺嘧啶6~12g/d,分4~6次口服,1月后适当减量,疗程半年。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亦可选择。据认为,联合氨苄西林或阿米卡星可起协同作用。若磺胺药过敏,大环内酯和β-内酰胺抗生素亦可选用。局限性慢性肺脓肿偶尔需要手术治疗。
预后
肺诺卡菌病如无全身扩散,早诊断,早治疗,90%的病例可治愈。若发生败血症,引起脑或多器官损害,预后不良。
预防
目前尚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