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变形杆菌(proteus)系肠道正常菌群的常见菌种,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为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和腹部术后切口感染,引起肺炎少见,国内尚无确切发病率统计资料。社区感染中罕见,院内感染中约占3.4%~5.8%。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类似,主要是吸入口咽部定植的变形杆菌。正常人携带此菌很少,老年、使用抗酸剂或H2受体阻滞剂导致胃液pH升高、个人卫生状况不佳、胃肠道手术者,口咽部变形杆菌定植增加。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吸入的菌量较多、毒力较强时,肺炎随之发生。
病因
变性杆菌系肠杆菌科细菌,革兰染色阴性,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为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具有明显多形性,可呈球状或丝状,周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迁徙生长现象为其重要鉴别特性。培养物有特殊的臭味。血琼脂培养基中可见溶血现象。变形杆菌可存在于土壤、污水及肠道等。工作人员的手部及器械是常见的传播方式。
发病机制
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类似,主要是吸入口咽部定植的变形杆菌。正常人携带此菌很少,老年、使用抗酸剂或H2受体阻滞剂导致胃液pH升高、个人卫生状况不佳、胃肠道手术者,口咽部变形杆菌定植增加。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吸入的菌量较多、毒力较强时,肺炎随之发生。 尸检可见到受累的肺脏呈致密的实变,部分可见多发性脓肿,甚至大的空腔,胸腔积液罕见,镜下可见实变的肺泡腔内充填有红细胞、混合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多形核中性粒细胞,部分病人肺泡壁结构破坏,肺泡萎陷肺容积缩小,在发生肺泡毁损坏死的区域内的炎性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居多数。
临床表现
变形杆菌肺炎好发于原有慢性肺部疾病、醉酒、肾衰、糖尿病等的老年男性。其他易感因素尚有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入住ICU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为咳嗽、咳黏稠的黄痰、寒战、发热、胸痛、呼吸困难,个别病人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谵妄、四肢震颤等,但很少见。有时仅表现为轻中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厌食、乏力、嗜睡、烦躁等。 体检可发现肺部实变体征如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半数以上病人有湿啰音。
并发症
胸膜腔积液罕见。肺脓肿较多见,部分病人甚至可见到大的空腔。并发菌血症少见。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核左移。痰培养是确诊变形杆菌肺炎的主要依据,但是同样存在口咽部污染菌问题。
其他辅助检查
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多呈肺段性实变,沿肺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渗出阴影,好发于右肺上叶后段及右肺下叶背段。少数可呈现斑片状支气管肺炎改变。
诊断
变形杆菌肺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有原发病症,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查。
治疗
变形杆菌肺炎的治疗也包括一般治疗和抗感染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 (1)支持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给予足够的营养和液体,以保持机体处于安全和稳定状态。 (2)积极治疗原发病:变形杆菌肺炎的发病一般有潜在的基础疾病,如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酒精中毒和肾脏病等,积极处理这些原发疾病,有利于改善病人机体状况,增加抵抗力。 2.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应用是治疗变形杆菌肺炎的关键。但由于许多菌株如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具有天然耐药性,因此在经验治疗的基础上一定要参考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验治疗药物一般推荐如下: (1)三...[详细]
预后
变形杆菌肺炎的病死率占其发生人数的18%~21%,这主要与其发病基础较差、病菌顽固、耐药及年龄偏大有关。
预防
主要措施: 1.去除污染源,严格消毒,遵守隔离制度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病。 2.采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法去除肠道内的革兰阴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