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临床上误吸的化学液体主要包括煤油、汽油、柴油、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家具擦光剂以及其他石油溶媒。误吸各种化学液体的临床特征根据其化学性质的稳定与否、吸入量和吸入频率以及是否同时吸入其他物质而表现不一。大多缺乏特异性治疗。
病因
1.常见吸入化学液体的物质如柴油、汽油、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类。 2.另一种病因是喉保护性反射和声门关闭障碍而误吸。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参见吸入性肺炎。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咽喉烧灼感、咽喉疼痛、鼻塞流涕、声音嘶哑等,但是吸入不同化学液体,临床表现有所差异。 1.柴油 柴油主要成分为烷烃和芳烃,均为高沸点物质,故蒸气造成的损伤机会较少。柴油吸入呼吸道大多为从事驾驶职业的人员。可表现为发热、寒战、呛咳、痰中带血、剧烈胸痛、伴胸闷,可有恶心、呕吐、腹痛、黑便等消化道症状。病变多见于右肺,可闻及干湿啰音。 2.汽油 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有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为易挥发、易燃的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吸入高浓度的汽油蒸气,可发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 汽油吸入性肺炎...[详细]
并发症
可能合并厌氧菌感染。
实验室检查
急性期血象:白细胞升高达(3~4)×109/L。中性粒细胞多在90%以上。
其他辅助检查
普通透视检查 X线胸片,呈大片密度增加模糊浸润阴影,边界不清。
诊断
1.患者有误吸入诱因史。 2.根据临床表现,常见气急、胸闷、喘息和胸痛等,早期体征不明显,因气管痉挛、呼吸加快、口唇发绀、双肺啰音即可诊断。
治疗
无特异性治疗,主要支持疗法,综合性治疗,原则是: 1.停止接触化学液体吸入。 2.吸氧。 3.对症处理。 4.预防和控制感染。 5.激素治疗。
预后
继发细菌感染预后不良。
预防
立即采取措施终止化学液体吸入,如脱离现场、更换污物、清洗皮肤口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