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概述

血清钠水平>145mmol/L,并伴血浆渗透压升高者,称为高钠血症。老年高钠血症,常见于高龄住院患者,主要因失水,少数因注射过多高渗NaCl等引起。

病因

主要原因是摄水减少、失水增加,水丢失超过钠丢失,如因隐性失水的高热和呼吸深快,渗透性水样腹泻的胃肠疾病,未经控制的糖尿病所致的渗透性利尿。年老体弱、反应迟钝、口渴感减弱等,在老年人常见;中枢性尿崩症,或因慢性肾病、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等所致的获得性外周性尿崩症,在老年人亦可见;因钠输入过多者少见,常因治疗不当所致。

发病机制

血钠过高导致血液高渗状态,使细胞内脱水,特别是脑细胞脱水,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轻度高钠血症可表现为非特异的衰弱、头痛、易激惹或嗜睡等症状,严重高钠血症(血钠>150mmol/L)则可出现震颤、抽搐、惊厥,或迟钝、木僵、昏迷。其临床体征主要为容量缺失和脱水,如体重减轻、皮肤弹性差、黏膜干燥和体位性低血压。此外,尚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如明显多尿(尿崩症)、高热(感染)等,若高钠系注射高渗盐水所致者,则有高血压、呼吸困难和咳嗽等心衰表现。

并发症

并发高血压、心力衰竭或肺水肿、惊厥、昏迷等。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除血钠水平升高外,尚可发现血细胞比容、血清渗透压、BUN和Cr水平增高等血液浓缩改变。由于老年人肾浓缩功能下降,其尿渗透压常无明显升高。

其他辅助检查

合并心衰和水肿时,心电图可见异常表现。

诊断

血清钠水平>145mmol/L,伴血浆渗透压过高者即可确诊。测定尿渗透压有助于鉴别其病因:尿渗透压<300mOsm/kg者为尿崩症(包括中枢性和肾性),>800mOsm/kg者多为不显性失水、原发性饮水过少或钠盐输注过多,介于二者之间者可为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并血容量减少,或肾性尿崩症以及渗透性利尿。进一步根据病史和禁水加压试验或测定血抗利尿激素(ADH)水平等明确病因。

治疗

1.病因治疗 病因明确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制止水分继续丢失。
2.补充水分 能口服补充者,尽量口服补充;静脉补充常需低张液体。单纯性脱水者,可用5%葡萄糖水,必要时加小量胰岛素;合并失盐者,可补3/4总补液量的5%葡萄糖水和1/4的生理盐水;合并低血压者,宜先补充生理盐水,以改善组织灌注。血钠降低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脑水肿,通常血钠下降每小时不应快于2mmol/L,以在48h将血钠降到接近正常水平为宜。

预后

取决于原发病因,如糖尿病高渗昏迷病死率高。

预防

补液时,还应注意补钾和尿量,对于有心脏疾病者,应特别谨慎以防心力衰竭。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