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精囊炎(seminal vesiculitis)分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精囊炎两大类,前者包括急性精囊炎和慢性精囊炎,后者包括精囊结核和淋菌性精囊炎等。其中非特异性慢性精囊炎最为常见。
病因
精囊感染途径有以下几种:①经尿道逆行感染,最为多见;②前列腺感染蔓延;③经输精管感染;④经血行及淋巴感染。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大肠埃希杆菌及类白喉棒状杆菌;亦可由滴虫、结核分枝杆菌和淋病奈瑟菌引起。
发病机制
由于精囊解剖位置上的特殊性,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精囊炎与前列腺炎关系密切,往往相继或同时发生,并且与泌尿生殖系统其他器官的炎症相关连。精囊由于组织结构上的特点,即精囊管蜿蜒盘曲和黏膜皱褶多,容易引流不畅,病菌不易被彻底消灭;果糖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因此急性精囊炎未彻底治疗,可以迁延成慢性精囊炎;亦可因经常性兴奋或手淫过频,引起前列腺、精囊慢性充血水肿,继发感染而引起慢性精囊炎。
临床表现
1.急性精囊炎 (1)经血循感染者可有畏寒、发热、全身疼痛及下腹疼痛症状。经尿道逆行感染者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及直肠疼痛症状。 (2)直肠指检可触及精囊增大,触痛明显,脓肿形成者可有波动感。 2.慢性精囊炎 (1)血精:这常常是慢性精囊炎的特征。精液外观呈粉红色、暗红色或咖啡色,少数伴有陈旧性屑状血块,血精常不易自止,多迁延数月。大多数患者无射精痛。 (2)性功能障碍:多因惧怕血精而避免性交,时间较长者常有性欲减退、频发遗精、早泄。 (3)尿路症状: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多诉有会阴及下腹部不适,部分患者有尿道...[详细]
并发症
长期慢性炎症致精囊萎缩者可影响生育力。
实验室检查
精液检查: 1.细菌培养 仅作精液细胞学检查或细菌培养,即使有阳性结果,也不能肯定是精囊炎。但如果前列腺按摩液培养无菌而精液内有大量细菌或与前列腺液细菌不同,则可诊断为细菌性精囊炎。精道造影时用回抽获得的精道内液体或通过精囊灌注后取中段尿培养价值更大。 2.精浆果糖测定 正常值为0.87~3.95g/L,长期慢性精囊炎可引起果糖含量降低甚至阴性。
其他辅助检查
1.经直肠B超检查 病程较短者见精囊增大,呈梭形,其远端可呈椭圆形,囊壁粗糙并增厚,囊内为较密集的细小点状回声紊乱。病程长达数年者可见精囊缩小。 2.CT 不能显示精囊内形态,炎症阻塞射精管时CT可显示管腔扩张,部分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密度囊状扩张。慢性炎症致精囊纤维化,可见精囊变小。 3.精囊造影 目前主要通过经阴囊皮肤直接穿刺输精管行精道造影,在动态精道造影及精道造影即时片和延长片上可见到: (1)渗出:以壶腹部多见,其周围有云雾状改变,管内显示模糊,或因炎症渗出滞留于管腔使显影不满意。 (2)狭窄:因部位不同而引起不同表现。壶腹部狭窄时可...[详细]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应考虑精囊炎的可能,需与前列腺炎鉴别。精液检查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诊断为细菌性精囊炎。
治疗
1.一般治疗 (1)对病程长、有神经系统症状或因有血精而思想负担重者,应做好病情解释,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2)热水坐浴:1~2次/d,水温在40℃左右。 (3)理疗:主要有会阴部或直肠离子导入、超短波、微波照射等,1次/d,10~15次为1疗程。 2.全身治疗 (1)抗生素:急性精囊炎选用敏感、足量、有效广谱抗生素控制炎症。对慢性精囊炎因常合并有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故宜选用脂溶性药物,其与血浆蛋白结合后易弥散至前列腺及精囊分泌液中。常用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等,疗程一般为1~3个月。如精囊液细菌培养阳性则...[详细]
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