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概述

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为肾腺瘤的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肾实质肿瘤的4.3%,早在1931年即有报道,Hamperl命名。一般为良性肿瘤。但直径>3cm者有潜在恶性可能。典型病例为单侧病灶,10%为多发,少数为双侧病变。男性多于女性。肿块大小不一,平均直径为6cm。大体标本呈黄褐色或淡褐色,有中心致密纤维带伴纤维小梁。

病因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发病机制

肾嗜酸细胞瘤大小不一,平均大小直径约6cm,全身均可发病,不一定只限于肾脏。病变可以是单灶的,约6%为双侧,同时或异时发病。组织学特征为高度分化的嗜酸性粒细胞,肿瘤呈褐色或浅棕色,境界清楚,并有包膜。中央有致密的纤维带并有纤维小梁呈星状突起,无坏死和多血管区。

临床表现

通常无症状,多为意外发现。
1.腰痛 多为钝痛。
2.肿块 约1/3可触及肿块。
3.血尿 以镜下血尿多见。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加快,贫血,血钙增高。

其他辅助检查

1.B超 肾脏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占位,界限清楚,包膜光滑。
2.IVU 肾影增大伴局限性肾实质肿块,肾盂肾盏受压、移位。
3.肾动脉造影 肿块呈轮辐状排列,但很少有动静脉瘘,很难与少血管的肾癌鉴别。
4.CT 肾实质内低密度区,增强后仅轻度强化,内部密度均匀一致。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该病与肾癌鉴别极为困难,两者在影像学上非常相似。在临床实践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治疗

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肿瘤切除后,肾实质边缘应多处快速冷冻切片检查。如病理有疑问,应施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预后

肾嗜酸细胞瘤一般趋于良性病变,恶变者少。但也有少数病例呈浸润性生长,呈侵袭性,预后较差。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