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风湿免疫科 
  • 别名: 冷性脂膜炎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群体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寒冷性脂膜炎(cold panniculitis)由于寒冷、血运不良直接作用致脂肪组织损伤,引起皮下脂膜炎,表现为皮下结节或斑块。1941年Haxthausen描述其发生特点。

病因

可能与皮下脂肪组织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过多,熔点增高有关。成人多见于冻疮或着紧衣裤而致血循环不良,见于部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和冷纤维蛋白原增高症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婴幼儿皮下组织中的脂肪酸水合程度较成年人高,更容易固化有关,但此学说不能解释成年发病者。亦有人认为这是机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在组织受冷后即刻,真皮和皮下组织交界处血管周围有淋巴样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在受冷后大约第3天,组织反应达到高峰,皮下组织中某些脂肪细胞破裂并相互融合,形成囊性结构。在脂肪细胞及囊性结构周围有显著的炎性浸润,除淋巴样细胞和组织细胞外,尚有少数嗜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表现

受冷数小时或数天后暴露的四肢、颜面出现皮下结节,直径2~3cm大小或融合成斑块,质硬、触痛,颜色青紫或暗红,皮肤冰凉。有时致冷因素不去除,亦可出现皮肤破溃或臀部、股部、下腹部斑块。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一般无异常发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脂肪坏死,血管周围及局部可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以后脂肪细胞破裂融合成囊状结构。

诊断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可以诊断。

治疗

注意保暖和避免受冷,这对于婴幼儿尤其重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Aroni(1998)报道1例成年女性患者用四环素治疗有显著疗效,且有预防复发的作用,但14岁以下的患者禁用。

预后

结节多于2周内逐渐软化消退,不留疤痕及痕迹。

预防

注意保暖和避免受冷,这对于婴幼儿尤其重要。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