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皮肤科 
  • 别名: 暂无
  • 症状: 丘疹 囊肿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群体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发疹性毳毛囊肿(eruptive vellus hair cysts)1977年由Esterly等首先报告。呈常染色显性遗传。像表皮囊肿一样,发生于毛囊漏斗部。其最具特征的表现为毛囊横面可见多发性毳毛。手术切除治疗。

病因

病因还不明。

发病机制

常染色显性遗传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呈淡黄到淡红褐色小丘疹,直径1~2mm,有些丘疹表面结痂或呈脐窝状。好发于胸部,有些亦发生于四肢和躯干。皮损亦可限局于面部或呈播散性。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一般无自觉症状。皮损数年后可自行消退。本病可与其他皮肤损害伴发,如多发性脂囊瘤,毛囊多毳角栓病,先天性厚甲症等。

并发症

多发性脂囊瘤,毛囊多毳角栓病,先天性厚甲症等。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囊肿位于真皮中上部,囊肿壁薄,衬以复层鳞状表皮,颗粒层变薄。囊壁可含终期样毛囊结构。其最具特征的表现为毛囊横面可见多发性毳毛。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皮损特点,组织病理可以诊断。

治疗

手术切除治疗。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