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食管反流(infantil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IGER)是指胃及(或)十二指肠内容反流入食管。GER在小儿十分常见,绝大多数属于生理现象,Stephen等将小儿GER分为3种类型:即①生理性反流: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喂奶后发生的暂时反流。②功能性反流(或称易发性呕吐):常见于婴幼儿,不引起病理损害。③病理性反流:根据Carre早期统计,约占新生儿的1/500,反流症状持续存在,常合并吸入性肺炎、窒息和生长发育障碍等。
病因
过去认为食管下括约肌(cardiac sphincter)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惟一解剖结构。但现在认为GER并非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低下单一的作用,而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产生。其中食管下括约肌是首要的抗反流屏障,食管正常蠕动,食管末端黏膜瓣、膈食管韧带、腹段食管长度、横膈脚肌钳夹作用及His角等结构,亦在防止反流中起一定作用。若上述解剖结构发生器质或功能上病变,胃内容物即可反流到食管而致食管炎。 1.第一抗反流屏障-食管下括约肌 20世纪80年代前期,多数学者认为食管下括约肌在解剖结构上实际并不存在,而仅是代表一种功能的名称。近年来,随超微解剖研究的深入,提示确实存在这种肌肉结构。胎儿食...[详细]
发病机制
1.影响受损程度的因素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受损程度取决于3个因素:①反流物的特殊作用;②与反流物接触所持续的时间;③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 2.病理形态 因食管炎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故病变程度与其相应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也不一。通常可分为早期(病变轻微期)、中期(炎症进展及糜烂形成期)、晚期(慢性溃疡形成及炎性增生期)。 (1)病变轻微期:组织学改变主要为上皮层的基底细胞增生,厚度增加。与浅层上皮的厚度比例有所改变;固有膜乳头延长,伸向上皮层。 (2)炎症进展及糜烂形成期:组织学检查可见病变区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浅表性上皮缺损。上皮缺损处由炎性纤维素...[详细]
临床表现
小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与反流的强度、持续时间、有无并发症以及小儿的年龄有关。小儿胃食管反流通常有以下4种表现: 1.反流本身引起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呕吐,奶后呕吐为典型表现,约85%患儿生后第1周即出现呕吐,65%的小儿虽未经临床治疗可在半年至1年内自行缓解,实际上这部分患儿属生理性反流范畴,临床不需特殊治疗。仅少数患儿表现为反复呕吐,并逐渐加重,由此可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年长患儿可有反酸、打嗝等表现。 2.反流物刺激食管所引起的症状 由于胃内容或十二指肠内容含有大量的攻击因子,引起食管黏膜的损害,年长小儿可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痛、吞咽性胸痛等症...[详细]
并发症
1.食管狭窄 长期反复的胃食管反流可引起食管炎,食管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纤维组织增生,进而瘢痕形成,导致食管狭窄甚至短缩。有报道8%~20%的反流性食管炎将发展成为食管狭窄,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食质地改变,如进固体食物发噎,喜进软食或流食,严重者进食速度稍快,即可发生呕吐。 2.出血和穿孔 反流性食管炎由于黏膜充血糜烂,可发生少量出血,长期可引起小儿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少数严重病例由于食管溃疡可发生较大量出血,甚至穿孔。 3.Barrett食管 为慢性胃食管反流的严重合并症。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鳞状上皮与贲门黏膜柱状上皮犬牙交错地移行,形成齿状...[详细]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1.食管钡餐造影 早期和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X线表现为食管的功能性改变和轻微的黏膜形态改变。炎症引起的食管痉挛性收缩,在钡剂造影时常可以看到食管下端数厘米的一段轻度狭窄,其上方有少量钡剂存留,尚可通过。狭窄段能扩张至正常程度,在钡剂通过后狭窄又复出现。直立位检查时,钡剂虽可自食管通过,但排空时间较正常延迟。卧位服钡餐后,表现为正常食管蠕动波停止于主动脉弓平面,钡剂虽能进入下部食管,但多在第2次吞钡时才有少量钡剂进入胃内。 X线上所见的胃食管反流程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平行。轻度和较早期反流性食管炎在X线检查双对比相上,表现为食管黏膜面和腔壁线的毛糙,食管黏膜面呈针尖状钡点...[详细]
诊断
临床上小儿胃食管反流的表现轻重程度不一,而且相当一部分胃食管反流属生理现象,不同年龄小儿的胃食管反流表现又不尽相同,因此客观准确地判定反流及其性质十分重要。 小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应根据以下原则:①临床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如呕吐、反酸、烧心或与反流相关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等;②有明确的胃食管反流客观证据。
治疗
1.手术治疗 (1)适应证与禁忌证:小儿胃食管反流需行手术治疗的仅占全部患儿的5%~10%,故手术适应证需要慎重选择。下列情况为抗反流手术指征:①内科系统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很快复发者;②先天性膈疝引起反流者;③有严重的反流并发症,如食管炎合并出血、溃疡、狭窄等;④由反流引起的反复发作性肺感染、窒息等;⑤客观检查证实为病理性反流者(如动态pH监测);⑥碱性胃食管反流。 需要慎行抗反流手术的情况有:①内科治疗不充分:包括体位疗法,饮食调整及餐后和入睡前服用制酸剂等,若经过至少6周治疗,反流症状仍持续存在,可考虑行放射性核素检查胃排空情况,若胃排空障碍,可加用胃动力药,仍不能控制症...[详细]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