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环咽部是由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muscle,UESM)、环咽肌、甲咽肌、食管上端环形肌以及软骨质的下咽部和环状软骨组成。UESM和环咽肌的感觉与运动由舌咽神经的感觉纤维和迷走神经的随意运动纤维所支配。所以吞咽可以随意愿开始,也可以反射性地由于口咽刺激而引起。静息状态下,UESM处于紧张状态。吞咽时,食物经口腔、舌肌、咽肌等强力收缩,将食团推至咽部,UESM松弛,食团进入食管后随即收缩,此过程约0.3s(0.13~0.63s)。食管体部在吞咽运动后,产生一个蠕动收缩,并于0.5~1s之后将之推进到胃内,随后关闭。因此,吞咽运动是下咽部、UESM、食...[详细]
病因
环咽部肌群功能失调可因神经或肌肉的退行性变所引起。 1.神经肌肉性疾病 脑血管意外病人可出现语言障碍及表情障碍。构语障碍可能伴有咽喉和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muscle,UESM)活动的不协调,并出现食团形成及推进的困难。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由于丧失了运动神经元和控制功能,可出现随意吞咽消失、构语障碍和反复误吸。赖利-戴综合征(Riley-Day syndrome)是一种先天性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表现为直立体位低血压,少汗、膀胱和性功能障碍。此类病人有呼吸中枢的化学...[详细]
发病机制
当UESM收缩就开始了食管的蠕动。若某种因素引起吞咽活动不协调时,或咽肌收缩无效,UESM不完全松弛或松弛提前,均可出现吞咽障碍。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以性格急躁或焦虑者多见。患者主诉进食时吞咽困难,食物停留在口咽部不能进入食管内,故进餐时间大为延长;如所进为液体,则在吞咽后被误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另有吞咽痛、阻塞感、异物感,或食物下咽时颈部有气过水声感。体重下降。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1.放射线检查 对于口咽性下咽困难的病人需要进行多阶段、多体位透视和电视扫描检查。由于吞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快速活动,只有应用这些技术才能准确的记录,如舌的运动、软颚的活动、咽部收缩的对称性、喉的活动,以及原来处于静息状态下的UESM的活动情况等。特发性UESM功能障碍病人作食管造影时,有时可见UESM平面有一向食管腔内突出的嵴(cricopharyngeal bar),称为“环咽嵴”(图1),正常人有5%有此种现象。 2.放射性核素排空试验 能容易有监测口咽部的排空功能。在各类口咽性下咽困难病人中,使用液体或固体食团可以使排空功能量化(图2)。 3.运动功能检测...[详细]
诊断
1.病史 中老年女性,患有脑血管疾病,或有中央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退行性病变,或有赖利-戴综合征的家族史。 2.临床表现 进食时有吞咽痛、阻塞感、异物感,吞咽困难,进餐时间延长;饮用液体易引起呛咳。食物下咽时颈部有气过水声感。 3.辅助检查 钡餐造影示食管舒张,吞咽不畅,咽部钡剂排不尽等。咽部动态造影显示排距空时间大大延长。运动功能检测UESM静息压异常、不协调和松弛障碍。
治疗
1.手术治疗 环咽肌切开术是治疗咽食管下咽困难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减少咽部排空的抵抗力。 (1)手术原理:临床上部分病人有下咽困难的症状,而X线检查则无明显异常发现。标准食管测压可有或无环咽肌功能异常,而特殊导管测压则可显示食团在通过部分松弛的UESM时抵抗力明显增加。这是因为下咽时UESM只松弛到使其静息压下降到食管压力基线以下,但又没有松弛到使食团能够无阻碍地进入食管的水平。即只是有了压力上的松弛,而没有解剖上的松弛。环咽肌切开术可以使这种没有顺应性的括约肌直径加大,从而减少了对食团的抵抗力。 (2)适应证:尚无统一认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下列因素所致的口咽性下咽困...[详细]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