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项痈是在项部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祖国医学称为“对口疮”或搭背。病损部常呈紫红色炎症浸润、界限不清,脓肿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感染严重时,患者可伴全身中毒症状等。临床需要及早给予抗生素等全身治疗。痈较大,或经过消炎治疗仍继续向周围扩展,或全身症状严重时,宜及时行手术引流。
病因
致病菌为金黄葡萄球菌。多见于成人,最常发生在后项部厚韧皮肤处,有时可延及整个项部。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受感染的重要诱因。糖尿病患者因白细胞功能不良,游动迟缓较易患痈。
发病机制
感染常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由于项部皮肤厚韧,感染不易向表面穿透,而沿阻力较弱的皮下脂肪柱向深部的疏松皮下组织蔓延,随后沿着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的许多脂肪柱;再向上侵犯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其病理特点是皮下深部组织的浸润性化脓性炎症,在皮肤表面有多处开口,其开口均由毛囊伸出皮肤表面。
临床表现
初起病灶中心可出现单个脓头,脓头周围皮肤肿胀发硬,微隆起,界限不清,呈紫红色或鲜红色,有时可呈橘皮样改变,触痛明显而发热。随之红肿逐渐加剧,病灶表面中央出现多个黄白色脓头,破溃后呈蜂窝状,排出较多的血性脓液,脓头和脓头之间的皮肤常坏死发黑。继而痈的整个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脱落,形成“火山口”状,含有大量坏死组织和脓液。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在病变未局限以前,痈极易向四周和深部扩散,波及范围广,最后可形成一个很大的溃疡面。 颈痈范围常较大,由于颈部皮肤厚韧致密,较固定,水肿时组织压力大,故患者常感剧痛,影响睡眠。且局部易发生坏死,毒素吸收,而多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寒...[详细]
并发症
痈易并发脓毒血症、菌血症等全身性感染。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计数:发热者可有白细胞总数升高。 (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总数升高时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升高。 2.糖尿病有关检查 (1)空腹血浆葡萄糖测定:两次测定空腹血糖均升高,应考虑患糖尿病的可能。 (2)糖化血清蛋白:此试验不受临床血糖波动的影响,高于正常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值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且为不可逆反应。糖尿病时常高于正常的2~3倍。 3.细菌学检查 (1)细菌培养:对多发、反复感染者,可由脓肿直接抽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有助于疖菌的...[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诊断
1.病史和临床表现 中年人于项后发生的初为单个脓头,而后呈紫红色、边界不清的片状肿胀,表面可见多个“脓头”,有剧痛;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可有寒战、高热、乏力、头痛等全身不适。 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伴发糖尿病者,空腹血浆葡萄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人。
治疗
1.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局部或全身症状严重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和易消化饮食。长期发热进食少的患者,要注意防止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根据情况给以静脉补液。病情重、全身情况差者,可采用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强抵抗力。中毒症状较重者,可在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加用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改善患者一般情况。 (2)抗生素治疗:早期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等。感染严重、全身症状明显者,应考虑静脉滴入抗生素。 (3)积极治疗伴发病:如糖尿病等。 (4)中医中药治疗:按病情轻重施以辨证论治。 ①实热型(正盛邪实):宜用清热解毒...[详细]
预后
及早、联合、大剂量的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正确处理局部感染病灶,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治疗疖,以防感染扩散。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