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和分布最广的脑神经,它与舌咽神经和副神经经颈静脉孔一并出颅后,在颈部位于颈动脉鞘内在颈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下行。迷走神经属混合神经,迷走神经诸核中疑核、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与舌咽神经共存,所以单纯的迷走神经损伤少见,常与舌咽神经同时发生损害。
病因
1.颅底骨折 可出现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和副神经损伤。 2.颈部火器伤 可以伤及迷走神经干或其分支。在乳突、下颌、下颌后间隙损伤时常伤及迷走神经干的上部分;下颌部侧面损伤只有喉返神经受伤;迷走神经干位于颈部大血管后面,且与血管束一起移动,在颈动脉受伤时可发生迷走神经干损伤。 3.医源性损伤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可损伤迷走神经,甲状腺手术可损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等,发生率在0.4%~3.9%。 4.颅底肿瘤 颈静脉孔区肿瘤如颈静脉球瘤、神经鞘瘤;延髓区肿瘤等可损害迷走神经。 5.其他 如延髓血管疾病,细菌或病毒导致的脑炎等可损害舌咽神经、迷...[详细]
发病机制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临床表现
一侧舌咽、迷走神经或其神经核损害时,可出现同侧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呛咳及声音嘶哑等。双侧损害时,病人进食、吞咽、发音均有严重障碍,严重时甚至不能发音、吞咽和唾液外流等,称真性延髓性麻痹。 疑核受双侧锥体束支配,故一侧锥体束或皮质损害不引起症状。双侧病变可引起双侧软腭麻痹,吞咽及发音不能,声音变细,咽反射存在但较迟钝,称假性延髓性麻痹。
并发症
血肿或弹片刺激神经干可导致比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呼吸减慢。甚至呼吸完全停止及心跳在舒张期停止,遇这种情况,应进行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和异物。
实验室检查
脑积液常规、生化检测,在脑炎时可有白细胞的升高。颈静脉孔区肿瘤时CSF生化检测无明显临床意义。
其他辅助检查
1.颅底X线摄片 对外伤所致颅底骨折可进行诊断,螺旋CT颅底骨质成像对诊断更有意义。 2.头颅CT及磁共振检查 可帮助诊断颅底肿瘤、脑干肿瘤及血管病变、脑炎等。 3.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对颅后窝病变累及脑干或脑干病变的诊断亦有价值。
诊断
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可确诊迷走神经损伤。 1.病史 详细了解有无外伤、炎症的病史。 2.临床表现 了解病人有无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发音有无嘶哑等。 3.神经系统检查 (1)检查患者软腭上举是否有力,悬雍垂是否居中,腭弓两侧是否对称。 (2)刺激咽后壁,观察咽反射情况及其强度。 (3)有无咳嗽反射,必要时用喉镜检查声带运动。 (4)同时检查呼吸、脉搏和肠蠕动情况,以了解内脏活动情况。 4.脑脊液检测及颅脑影像学检查。
治疗
1.病因治疗 (1)火器伤:火器性神经损伤多因高速投射物(弹片或枪弹)损伤,神经损伤范围广泛,伤口均有严重污染,易致伤口感染。初期处理原则是:伤口应做彻底清创术,而不是缝合神经;对神经损伤部分不做切除,也不做游离断端,防止污染扩散;神经断端不用丝线作标记,也不缝合在组织上;用正常组织覆盖游离之神经;尽早促使伤口愈合,为二期修复创造条件。 (2)颅底骨折时,其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治疗重点为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脑脊液鼻漏或耳漏者禁忌填塞、擤鼻、减少喷嚏、咳嗽,保持外耳道清洁。尽量避免腰椎穿刺,以防逆行性感染。 (3)在颅底手术时,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仔细保护...[详细]
预后
由于炎症、血管病变引起的迷走神经损伤经积极有效的病因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重型颅脑损伤、颅底骨折及肿瘤造成的迷走神经损伤恢复较困难。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