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乳溢症(galactorrhea)是非产褥期或停止哺乳半年后的妇女出现的乳房自溢现象,临床以泌乳和闭经为特征,亦称泌乳-闭经综合征(amenorrhea-galactorrhea syndrome)、乳汁漏出症,乳汁分泌异常综合征等。是一种非妊娠期的病理性泌乳。 根据发生的对象不同,有3种情形:Chiari-Frommel综合征(Mendel命名,1946),病人以产后或断奶后起病为特征;Argone-Castillo综合征(Argonz命名,1953)其发病与妊娠无关;Forbes-Albright 综合征(Forbes,1951),患病者溢乳伴发垂体瘤。3种发病状况不同,但均具备...[详细]
病因
一切妨碍催乳素(PRL)分泌调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PRL分泌的增多,从而引起乳溢症。常见有以下因素: 1.下丘脑及其附近的肿瘤 如颅咽管瘤、结节病、癌转移、淋巴瘤、组织细胞增多症及垂体柄切断等,压迫或刺激下丘脑,使催乳素抑制因子(PIF)分泌减少或PRL分泌增多,或压迫垂体柄,影响门脉血运,PIF不能到达垂体,而垂体PRL分泌增多。 2.垂体病变 特别是分泌PRL的腺瘤比较多见。有些垂体腺瘤病人并无泌乳而PRL增高,即出现Frobes-Albright综合征。溢乳症病人促性腺激素常较低而卵巢功能低下,某些病人伴有肢端肥大症的表现,而肾上腺和甲状腺功能常在正常范围之内。...[详细]
发病机制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临床表现
1.溢乳 多表现为双乳头溢乳,乳汁为白色、浅黄色,按压双乳房及乳头可见自发溢液,溢液的程度不同,可为喷射状或挤压少量(图1)。从化学成分来看,介于初乳与成乳之间,有时与初乳完全相同。有少数泌乳持续甚久者,乳汁中可混有血液,可能系管腔内乳头状瘤所致。 2.闭经 常为继发性闭经,闭经的程度也不同,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长期闭经。闭经时间长者,外阴萎缩,子宫明显缩小。闭经时间短者,外阴无明显变化,子宫正常或缩小。 3.其他 部分病人可表现不孕、头痛、肢体肥大、视觉障碍等症状。...[详细]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1.血泌乳素测定 用免疫法测定血中泌乳素水平。大多数病人血中泌乳素水平升高导致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受抑制,PSH、LH分泌减低。同时卵巢甾体激素E2的分泌亦明显减少,从而产生月经闭止,乳汁溢出。若血中泌乳素继续升高,常提示垂体肿瘤的可能。 2.其他激素测定 FSH、LH值稍低或等于正常卵泡早期水平;E2测定低于或等于排卵期水平;T3、T4低于正常;而TSH高于正常范围。 3.兴奋或抑制试验 主要了解下丘脑-垂体功能的储备力量,其PRL增高明显者,说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的可能性较大。 (1)促甲状腺释放激素试验:静脉注射TR...[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1.头颅X线摄片 有条件时亦可进行蝶鞍断层摄片、气脑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或磁共振(MRI)检查,以便发现垂体的微小肿瘤。 2.眼底和视野检查 了解有无肿瘤压迫引起的眼底或视野的改变。
诊断
1.病史 注意发病过程,病人是产后或断奶后,或者未曾妊娠的妇女,也须注意有无服用有关药物,如氯丙嗪、利舍平或口服避孕药等病史。 2.体格检查 注意乳房、胸壁病变,有无肢端肥大症或库欣综合征表现。注意有无盆腔肿块或生殖器萎缩表现。 3.辅助检查 促甲状腺释放激素的测定、垂体功能检查、头颅X线、CT扫描等,明显溢乳病因。
治疗
1.停用相关药物 如利舍平(reserpine)、氯丙嗪(chlorpromazine)、奋乃静(perphenazine)或甲丙氨酯(眠尔通)所引起的泌乳,一般在停药2~7个月后泌乳素降至正常,月经恢复,溢乳停止。 口服避孕药后引起的溢乳症,在停药后常不能自愈,而需调经;如能恢复正常排卵月经,泌乳亦常渐渐消失。 2.药物治疗 (1)甲状腺素: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者:应给甲状腺素代替性治疗,其泌乳随即消失,月经亦恢复。 (2)溴隐亭(bromocriptine):是一种多巴胺促效剂,作用于下丘脑多巴胺受体,并可直接作用于垂体泌乳素的分泌细胞,解除...[详细]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