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概述

腹直肌自发性破裂(spontaneous rupture of musculus rectus abdominis)系指非直接外伤所引起的腹直肌破裂。与腹直肌纤维变性有关,常在腹压增高时发生,缝合腹肌是主要治疗方法。

病因

其发病原因不明,但多数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腹直肌病变 多种原因引起的肌纤维薄弱,肌纤维变性,如多次妊娠、慢性长期咳嗽、排便困难、呕吐或喷嚏等,使肌纤维反复损伤、变性,肌纤维弹性降低,在腹腔内压力增高或反复多次腹内压骤然增高,当超过腹直肌纤维抗张力强度时即造成破裂。
2.腹腔内压力增高 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的增高,如妊娠、产程过长等都可导致腹直肌的过度伸展、疲劳和抗张力下降,久而久之则易引起腹直肌的破裂和出血,因此极难与腹直肌鞘内血肿相区别,或两者同时存在。
另有人提出受凉和劳累可能诱发本病。

发病机制

当腹直肌纤维变性、过度伸展或抗张力下降时,在腹腔压力骤然增高的情况下,如咳嗽、提抬重物、便秘等,变性的腹直肌纤维受到突然的强力牵拉而发生断裂和出血。

临床表现

发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气管炎史或便秘用力等。发病突然,下腹剧痛,辗转不安,逐渐向腹中线扩散,但无放射痛,有时伴恶心,偶有呕吐,大、小便正常。查体下腹有肌紧张,在腹直肌部位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固定包块。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常规化验出凝血时间正常,红细胞计数稍有下降。

其他辅助检查

1.B超和CT检查 可发现肿块位于腹直肌鞘内,与腹腔不相通、合并血肿时密度偏低,界线较为清楚。
2.X线检查 腹部平片和肾盂造影检查无阳性发现。

诊断

1.病史 详细询问外伤史、妊娠史、感染史和发病过程,有助于作出判断。
2.临床特点 下腹剧痛并渐向腹中线扩散,下腹肌紧张及边界不清的固定包块,可确诊。

治疗

1.局部封闭 病变范围小,触痛点明显,无明显包块者,可用普鲁卡因、泼尼松龙(醋酸强的松龙)25mg做痛点封闭,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可达94%以上。
2.手术治疗 腹直肌自发性破裂的包块较大,或伴有腹直肌鞘内血肿,或伴有腹膜刺激征与腹内疾病难以鉴别时,可行手术治疗。手术中清除血块,缝合肌层,术后平卧数天,切口应加压包扎以保护腹壁。
3.病因治疗 如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便秘与排尿困难,防止病情复发。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便秘与排尿困难,防止病情复发。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