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腹股沟斜疝(adult inguinal hernia)是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处突出,通过腹股沟管向内下前方斜行,再穿过腹股沟管外环,形成的疝块,并可下降至阴囊。 与小儿腹股沟斜疝不同,成人腹股沟斜疝(adult inguinal hernia)是在腹膜鞘状突已经完全闭塞以后,因内环部薄弱而形成斜疝,疝囊进入腹股沟管是通过其后壁上的薄弱点而不是在精索之内,是后天获得性疝,故亦称后天性腹股沟斜疝。成人腹股沟斜疝有时不易与直疝鉴别,特别是在一些病史较长、疝孔较大的情况之下。
病因
1.腹股沟管区解剖结构缺陷 是成人腹股沟斜疝发病的基础。 2.后天获得性损害以及腹股沟管区肌肉生理防卫功能丧失 是成人腹股沟斜疝发病基础之一。 另外,当腹横筋膜和腹横肌收缩时,凹间韧带和内环一起被牵向外上方,从而在腹内斜肌深面关闭了腹股沟管内环,阻止了疝囊的形成。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腹横肌与腹内斜肌对内环的括约作用减弱或丧失时,亦可导致后天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生。 3.腹腔内压增高 腹腔内压增高是促进各种腹外疝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常情况下,人直立时内脏下垂入下腹及盆腔,腹股沟区腹壁受到的压力较平卧时增加3倍,有促进腹股沟斜疝形成的作用。在某些生理和病理情况...[详细]
发病机制
成人腹膜鞘状突虽已经闭锁,但腹股沟管区则是一个无肌肉保护的腹壁薄弱处,由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越通过,在此形成了呈螺旋阶梯状结构的腹股沟管,且该管并无真正完整的管壁;腹股沟管上壁腹内斜肌下缘和腹横腱膜弓所形成的弓状缘与腹股沟管下壁腹股沟韧带之间有一定距离,一般宽0.5~2.0cm(约15%的人在2.0cm以上),平均0.7cm,使腹股沟管处成为一个无腹肌保护的腹壁薄弱区。尤其内环,即腹股沟管的内口,是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时在腹横筋膜上形成的一个无完整结构的裂口,是下腹壁一个重要弱点。内脏对其压力足够大时极易突破此口进入腹股沟管成为斜疝。由于女性内环和腹股沟管较为狭小,故很少发生斜疝。 ...[详细]
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股沟部肿块:腹股沟斜疝的重要临床表现是腹股沟部有一肿块突出。早期肿块较小可局限于腹股沟部,随病程进展,肿块逐渐增大并进入阴囊,形成上端狭小并向外斜行入腹股沟管,下端宽大、丰满,类似梨状的典型腹股沟斜疝肿块。易复性腹股沟斜疝,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劳动或咳嗽时出现,安静和平卧休息时自动回纳,或用手按摩后消失。难复性腹股沟斜疝是由于疝内容物与疝内壁经常摩擦发生轻度炎症,使两者之间逐渐形成粘连,以致疝内容物不能完全推回腹腔。故肿块仅有不同程度缩小,而不随体位、腹压的变化而完全消失。常见于病程长、疝囊大的病人。 (2)局部胀痛:易复性腹股沟斜疝除腹股沟部有肿块外...[详细]
并发症
1.嵌顿性疝 是腹股沟斜疝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少数人原先可无腹股沟疝病史)在强度用力劳动、剧烈咳嗽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的情况下,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回纳腹腔,疼痛明显加剧,呈持续性并有触痛。若嵌顿的疝内容物为肠管可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肠梗阻症状。 2.绞窄性疝 嵌顿疝若不及时处理,进一步发展则形成绞窄性疝,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等。绞窄性疝一般发生在嵌顿时间超过24~48h,但少数严重者不到24h也可发生绞窄。绞窄性疝常有毒血症表现,如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肿块局部皮肤红、肿、痛等炎症表现。晚期肠壁发生...[详细]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有一小部分病人,因疝囊小、肿块突出不明显不易引起注意或未能扪及肿块,而又常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腹部或腹股沟区域的疼痛,以及并存有其他疝或特殊类型斜疝,如Richter、Littre疝等,及时确诊十分困难。对于这些情况,可借助以下辅助检查来进行。 1.疝造影术(Herniography) 能诊断早期腹股沟疝,且对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的患者是最好的鉴别诊断方法。手术前,它可以精确诊断疝的类型、数目,以协助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效地减少遗留疝的发生。手术后疝造影术,既可诊断复发性腹股沟疝,又能较准确地分别出遗留疝、新发疝或真性复发疝,为其有效的外科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2.B超检...[详细]
诊断
一般说来,腹股沟斜疝根据上述症状和体检,可以确定诊断。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类型 应区别是可复性、难复性、嵌顿性和绞窄性腹股沟斜疝,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制定出不同治疗方案。 2.注意隐匿性斜疝的诊断 疝早期,疝囊底仅局限于腹股沟管内,未出外环口,疝块只出现在腹股沟区域,呈稍隆起的圆形或椭圆形半球状肿块,若病人肥胖,可因腹部体征明显而忽略疝的存在。 3.注意滑动性疝的诊断 滑动性斜疝的症状与一般斜疝相似,一般在术前不易确诊,但有些特殊的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如疝内容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时,病人在疝复位后才能排便;如为膀胱且较大时,排尿时常有“截尿”现...[详细]
治疗
1.佩戴疝带 成人腹股沟斜疝不能自愈,且可能发生嵌顿或绞窄,故应手术治疗。但遇有特殊情况不宜手术时,可暂缓。手术暂缓期间,可佩戴疝带紧压疝环。因长期佩戴疝带可使疝内容物与疝囊颈粘连,易致难复性疝,故一般不予推荐。 (1)手术暂缓条件:①妊娠6个月以上者,因子宫常将肠襻推向上腹部,疝发生的机会较少;②身体极度衰弱或患有严重心血管及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者;③手术部位有皮肤病患者;④有明显的疝发诱因而未能得到控制者,如前列腺肥大、肝硬化腹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⑤多种疾病活动期的患者,如糖尿病、结核病等(发生疝嵌顿或绞窄性疝必须手术治疗者除外);⑥腹股沟区软组织存...[详细]
预后
手术后大多愈后好,但有4%~10%的复发。
预防
1.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戒烟:吸烟不仅可引起慢性咳嗽,导致腹内压升高,而且可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促进腹肌退行性变,是老年腹股沟疝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因此老年人最好不吸烟或减少吸烟量。 (2)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导致腹压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故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老年人应多食蔬菜、水果,定量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 2.积极预防和治疗促使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前列腺肥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