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left medial fascicular block,LMFB)简称中隔支阻滞,又称左间隔分支阻滞,简称间隔支阻滞、左中隔分支阻滞等,也称前向性传导延缓。
病因
左束支中隔支阻滞的发生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是产生中隔支阻滞最常见的病因,特别是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可能是造成中隔支阻滞的最主要原因。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过程。左束支中隔支的病变,如缺血、损伤、变性、纤维化等均易发生阻滞。也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病、肺气肿、乳头肌功能不全等。中隔支阻滞是左束支三个分支阻滞中最常见的一种。 间歇性中隔支阻滞的病因: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和心肌病等,其病理基础可由缺血、心动过速、创伤和变性等所致。
发病机制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可能是造成中隔支阻滞的最主要原因。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过程。左束支中隔支的病变,如缺血、损伤、变性、纤维化等均易发生阻滞。
临床表现
左束支中隔支阻滞本身不产生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故临床上常无症状。多表现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并发症
常无重要的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可有原发疾病的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变。
其他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 (1)左束支中隔支阻滞典型心电图特点: ①V1、V2导联R波增高,Rv1或Rv2≥Rv6,V2导联R/S>1,V3R、V4R导联的R/S≥1(图1)。 ②V5、V6、Ⅰ导联无Q波,或仅有细小的q波,其振幅<O.1mV。 ③QRS电轴正常,QRS时间正常。 ④应除外右心室肥大、正后壁心肌梗死、A型预激综合征、右束支阻滞等。左束支中隔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尚未统一。 (2)左束支中隔支阻滞分型: ①A型中隔支阻滞表现为: A.V1~V3导联出现增高的R波,V2导联R/S>1和(或)Rv2≥Rv6。...[详细]
诊断
左束支中隔支阻滞,QRS环体前移,右胸导联出现R波。根据心电图和心电向量的表现可考虑此诊断,但这些表现在其他疾病时也可出现,所以在鉴别诊断时,不仅依靠心电图、心电向量图,还应结合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及X线检查等作综合分析。
治疗
主要治疗原发病。中隔支阻滞通常不产生血流动力学障碍,故不需要特殊处理。但中隔支阻滞常与其他分支阻滞合并出现,呈三分支或四分支阻滞。此时应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此外,中隔支阻滞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病变有较大的相关性,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预后
中隔支阻滞一般不产生血流动力学障碍,多不需临床的特殊处理。但如同时合并其他分支阻滞,特别是伴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时,往往预后较差。必要时需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预防
1.积极治疗病因,如针对冠状动脉疾患、高血压、肺心病、心肌炎等进行治疗,可防止室内阻滞的发生和发展。 2.适当劳逸,饮食有节,按时起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