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食管异物造成的食管穿孔可由异物的性质及存在的时间而发生不同的并发症,亦可在取出异物时发生。
病因
异物造成穿孔者男性多于女性,但差异不显著。一般以老年人和儿童多见。老年人口舌感觉迟钝、视力不清,看不清食物中的骨刺之类的潜在异物,另一为食管癌可能在肿瘤狭窄部位的基础上造成穿孔。 1.异物种类 造成食管穿孔的异物常见的有3种类型:尖锐异物刺破、光滑异物长期腐蚀穿孔以及巨型异物撕裂,其中以尖锐异物造成穿孔者多见。误吞异物的种类与地区有关。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以鱼和禽骨多见,北方地区多为枣核。新疆维吾尔族农民中多为肉块和羊骨。大型非食物性异物是患者企图自杀或因精神失常,有义齿、成串钥匙、手表、竹筷、牙刷等。 2.穿孔部位 异物常易于在食管第一狭窄处卡住,故颈段食管穿孔者多...[详细]
发病机制
能通过食管腔的异物仅擦伤食管黏膜或形成小的局部血肿、糜烂等炎性反应,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若撕裂黏膜而未伤及肌层,可以由口腔来的感染形成壁内脓肿。刺破食管全层造成食管穿孔范围小,因周围组织的炎症粘连,形成食管周围炎或局限的食管周围脓肿,常见的颈深部脓肿即由此形成。若穿孔范围大,感染可向周围延伸形成纵隔感染。胸段食管穿孔不仅造成纵隔感染,还可累及邻近的气管、支气管或主动脉,而发生穿孔,亦可由异物直接压迫使动脉壁肌层和弹力层破坏变薄,形成假性动脉瘤,逐渐增大,向食管穿破形成主动脉食管瘘而发生大出血死亡。
临床表现
食管穿孔后,可表现为吞咽疼痛,进食困难。有食管周围炎或进而发生纵隔炎者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儿童吞异物后,误服的日期多记不清。食管异物慢性穿孔,可延迟几周至几个月才出现症状。异物腐蚀穿过食管壁,周围发生紧密纤维化反应,或穿孔发展成气管或支气管瘘,表现为发热及持续性咳嗽,而并不一定有吞咽困难。颈部皮下气肿提示颈段食管穿孔。
并发症
1.颈深部感染或脓肿 异物穿透颈段食管侧壁会发生食管周围感染形成脓肿,位于甲状腺与食管间隙中。若穿破食管后壁则形成咽后脓肿,压迫喉头或气管。这些炎症均可向纵隔扩散而造成纵隔感染或脓肿。 2.纵隔感染 胸段食管穿孔较大可立即发生纵隔气肿,气体向上扩散出现颈部皮下气肿,并随之出现纵隔感染或脓肿形成。亦有在取异物时因推拉异物发生食管撕裂、穿孔而造成纵隔感染者。 3.支气管肺部及胸腔感染并发症 异物直接穿透或压迫食管后损伤气管或支气管,可造成气管或支气管瘘。食管内容物通过瘘管吸入呼吸道发生肺部炎症、肺不张、肺脓肿等并发症。未及时治疗的纵隔感染可累及胸膜或异物直接穿破纵隔胸...[详细]
实验室检查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既是检查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也是诊断食管穿孔的重要手段。颈、胸位正侧位片应作为常规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异物,但常为阴性,因异物大多低密度,干板照相可能有帮助。其他X线检查所见依食管壁外炎症进展的程度及范围而定。颈段食管穿孔在侧位片上可见游离气体。炎症扩散后,椎体前软组织阴影增宽,气管前移,有脓肿时可见气液面。胸段食管穿孔的病例,半数以上可显示胸膜、肺及纵隔的异常。 穿孔明显者可不做对比剂造影检查。对疑有穿孔的病例,应用水溶性对比剂泛影葡胺全浓度或50%溶液较为安全。泛影葡胺外渗后很快被吸收,不会恶化已有的炎症。但钡剂在观察较小穿孔时比泛影葡胺清晰,因钡剂可挂在黏膜上...[详细]
诊断
应根据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成人及多数儿童的家长可以记得吞咽异物的时间,并能指出异物卡住的部位。应详细询问异物的性质、形状,有无疼痛、吐血、发热、胸背部疼痛,肺部感染症状。结合X线及内镜检查可诊断。
治疗
存留于食管的异物,尽可能经内镜摘除,否则开胸切开食管取除之。在颈段或胸段食管有穿孔者,据病变程度范围,治疗同器械性穿孔。发病率及死亡率据发现时间及治疗恰当度而定。
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