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食管壁的黏膜层或全层从食管腔内向外突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状突起,称为食管憩室。食管憩室多为后天性疾病,常见于成人。亦有先天性食管憩室形成者。 食管憩室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发生部位分类 Giuli(1979)按食管憩室发生部位将其分为:咽食管憩室(pharyngo-esophageal diverticulum),发生于咽食管连接处,又称为Zenker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发生于气管分杈水平,又称支气管旁憩室(parabronchial diverticulum);膈上憩室(epiphrenic divertictllum)发生于膈上食管10cm范围内(图1)。...[详细]
病因
咽食管憩室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由于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病人,而发生于30岁以下者罕见,因而通常认为本病是一种后天性疾病。 Negus(1950)认为咽食管憩室的病因可能是环咽肌存在解剖上薄弱点(区)以及环咽肌远端有食管腔的梗阻所致,主要原因是咽食管憩室总是发生于环咽肌的上方。尽管一些作者推测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咽食管交界处的梗阻有一定关系,但Mayo Clinic等(1969)对咽食管憩室病人的食管腔的测压检查(manometric studies)证实这类病人的环咽肌并无失弛缓症或者压力过高现象。一些作者的研究发现,咽食管憩室与咽部的收缩和环咽肌构成的咽下部括约肌的弛缓及吞咽时...[详细]
发病机制
咽食管憩室常按以下过程形成和发展。 1.正常吞咽运动对食管壁产生压力,而在食管肌层的解剖薄弱区或肌层的缺乏部位,这种压力可使食管黏膜经解剖薄弱区向外疝出(突出),几年之后便逐渐形成一盲袋(blind pouch),即憩室。 2.由于在吞咽运动中食管腔内高压的反复作用,以及憩室内食物残渣与分泌物的滞留,憩室逐渐增大。 3.随着憩室的不断增大,便下降至后纵隔的食管与椎前筋膜之间,而椎前筋膜又可压迫食管并使之成角。这时,食管腔的纵轴(主轴)在咽与憩室向右侧成角的方向向前移位(图5)。 4.由于吞咽食物时食物往往首先进入咽食管憩室内,而憩室内的食物向食管腔内...[详细]
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 咽食管憩室病人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但绝大多数病人在发病早期即有症状。憩室一经形成,其体积便进行性增大,而且病人的症状逐渐加重,症状发作频率或次数日趋频繁,并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咽食管憩室病人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高位颈段食管的咽下困难,呼吸有腐败恶臭气味,吞咽食物或饮水时咽部“喀喀”作响,不论咳嗽或不咳嗽,病人常有自发性食管内容物反流现象。典型的反流物为新鲜的、未经消化的食物,无苦味或酸味,或不含有胃十二指肠分泌物。个别病人在进食后立即出现食管反流现象,这种反流与憩室内容物被误吸到气道内而引起的剧烈咳嗽和憋气有关。由于食管反流和咳嗽,病人进食过程缓慢而费力。 ...[详细]
并发症
咽食管憩室发病后若不重视、漏诊或误诊而不进行治疗,病人有可能发生以下潜在的并发症: 1.慢性营养不良 长期的吞咽不畅和食管反流可导致慢性营养不良. 2.呼吸道误吸 在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中,咽食管憩室最早的临床症状可能是肺部感染性并发症,如肺脓肿、肺不张等。此为反流食物误吸所致,最常发生于右肺下叶。少数病例可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个别病例有哮喘。 3.喉返神经受压 体积大的咽食管憩室压迫患侧喉返神经,病人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 4.食管梗阻 有时,咽食管憩室病人因吞入异物或暴饮暴食而突然发生高位颈段食管梗阻,此前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不适。 ...[详细]
实验室检查
应做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一般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食管钡餐造影 咽食管憩室的临床诊断依靠食管钡餐造影。病人在吞钡后通过透视与摄片(须拍摄食管正、侧位片),可以明确憩室的位置、大小、憩室颈的粗细与排空情况以及憩食与食管轴的相互关系。 在食管钡餐造影时,一旦吞入的钡剂充盈或进入憩室,可见含钡的咽食管憩室位于受累食管的下缘。憩室上方受累的食管有时变细或管腔收缩,容易误认为充满钡剂的憩室压迫所致。但无论从何种角度在透视下观察,受累食管段的狭窄呈均匀一致的狭窄,与局部食管受压造成的狭窄截然不同。从食管钡餐造影侧位片上观察,在环咽肌水平的食管后缘可见明显的切迹,系咽食管憩室压迫局部食管后壁所致。 有的作者主张对咽食管憩室病人做X...[详细]
诊断
咽食管憩室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查体及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其中后者对诊断起关键作用。 1.查体 咽食管憩室病人在查体时可能有下列体征: (1)嘱病人饮水,吞咽时在颈部憩室部位听诊,可闻及气过水声或“喀喀”声。 (2)McNealy-McCallister试验:这一简单的临床试验用以确定咽食管憩室在颈部的位置(侧别)。 方法:①病人取坐位,面对检查者;②嘱病人做几次吞咽空气的动作后,检查者将自己的左手拇指放在病人右颈部胸锁乳突肌环状软骨前方水平用拇指向后轻轻挤压;③检查者再用自己右手拇指反复挤压病人右颈部的相应部位;④当检查者的拇指挤压在咽食管憩室所...[详细]
预后
手术并发症有憩室切除部渗、瘘管形成以及损伤喉返神经等。术后瘘管形成大多发生在术后第1周左右,伤口处出现唾液分泌,可持续不同时间,大多经几周或几个月后自行愈合。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多可恢复,永久性损伤少见。黏膜切除过多可发生食管狭窄,扩张术治疗有效,扩张失败则需二次手术纠正狭窄。Payne及King报告888例咽食管憩室病人施行一期憩室切除术的结果:瘘管形成1.8%,声带麻痹3.2%,复发率3.6%,死亡率1.2%。单纯行环咽肌切开术仅限于治疗小憩室的25例中,无死亡及并发症。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