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血液科 
  • 别名: PCL 浆细胞性白血病[肿瘤形态学] Plasmacytic leukemia
  • 症状: 贫血 乏力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属少见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分为两类: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和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是指患者无多发性骨髓瘤病史,起病即表现为急性浆细胞白血病;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是指患者初患多发性骨髓瘤,最终发展为浆细胞白血病。Vela-Ojeda等报道1990~2000年诊断多发性骨髓瘤540例,其中24例(4.4%)为浆细胞白血病。国内北京协和医院报告218例多发性骨髓瘤,其中8例(3.7%)发展为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病因

原发性PCL病因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性PCL可由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等转变而来。

发病机制

病理特征异常浆细胞广泛浸润可遍及全身各组织,如浆细胞浸润骨髓破坏了骨髓外周血屏障,进入物质循环而产生浆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

浆细胞白血病具有贫血、出血、继发感染、髓外浸润等急性白血病所共有的临床表现。相对而言,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年龄较轻,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较显著,无M成分或M成分水平有限,溶骨性病变缺如或较少,对化疗反应相对较好。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终末期,往往贫血、出血较重,M成分水平显著升高,溶骨性病变严重,对化疗耐药。Vela-Ojeda报告的24例中女性占62%,贫血88%,出血54%,意识障碍42%,体重减轻71%,肝大25%,脾大21%。

并发症

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同。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 浆细胞≥2×109/L,或分类≥20%,其中可有原始、幼稚浆细胞或骨髓瘤细胞。白细胞数可升高,也可减少或正常。常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SPCL者全血细胞减少多见。血白细胞增高占62%,血小板减少占71%。
2.骨髓象 骨髓增生大多活跃,浆细胞,包括原始、幼稚浆细胞或骨髓瘤细胞常>30%。浆细胞形态常有异常。糖原及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
3.免疫表型 两种类型PCL的免疫表型相似,均为CD38、PCA-1、CD56、CD85阳性,而CD19、CD20、CD22、CD24及HLA-DR为阴性或弱阳性。
4.血液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SPCL者常有肾功能异常(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血肌酐升高约占50%,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血钙也常增高约占37%。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及血清免疫电泳显示存在单株免疫球蛋白升高和(或)单-轻链升高。PPCL者血清中无单株免疫球蛋白,肾功能大多正常。乳酸脱氢酶升高占58%,β2-微球蛋白升高占71%。
5.尿本-周蛋白阳性约占79%。[收起]
1.外周血 浆细胞≥2×109/L,或分类≥20%,其中可有原始、幼稚浆细胞或骨髓瘤细胞。白细胞数可升高,也可减少或正常。常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SPCL者全血细胞减少多见。血白细胞增高占62%,血小板减少占71%。
2.骨髓象 骨髓增生大多活跃,浆细胞,包括原始、幼稚浆细胞或骨髓瘤细胞常>30%。浆细胞形态常有异常。糖原及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
3.免疫表型 两种类型PCL的免疫表型相似,均为CD38、PCA-1、CD56、CD85阳性,而CD19、CD20、CD22、CD24及HLA-DR为阴性或弱阳性。
4.血液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SPCL者常有肾功...[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SPCL者大多有骨质普遍疏松,伴溶骨性损害及病理性骨折,以颅骨、肋骨、脊柱椎体及骨盆等扁骨多见。PPCL者通常无骨质异常。
2.B超检查 示肝脾、淋巴结肿大。

诊断

国内诊断标准:
1.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或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2.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或绝对数≥2×109/L。
3.骨髓浆细胞增生,原始和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
上述标准和国外Kyle提出的诊断标准大致相同,SPCL浆细胞(包括骨髓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明显,通常无需经免疫表型检测即可确诊。PPCL的诊断,有条件时应做免疫表型检查,以确定原始及幼稚细胞来源于浆细胞。
诊断评析:PCL主要根据外周血浆细胞的数量诊断,SPCL,由于先前存在MM病程,不存在诊断的难点,而PPCL,确诊前必须排除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治疗

浆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困难,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尤差。目前尚无浆细胞白血病的标准治疗方案或最佳化疗方案。对于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可以试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M2方案或VAD方案。若效果不佳,再换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方案如柔红霉素、阿糖胞苷(Ara-C)、泼尼松(强的松)联合化疗方案,或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柔红霉素、泼尼松(强的松)联合化疗方案。而对于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因大多数已接受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联合化疗,且出现耐药或复发而发展为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因此采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方案往往不能奏效,故多应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方案。
Vela-Ojeda等报道24例浆细胞白血病均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其中4例用VMCPA[长春新碱、苯丙氨酸氮芥(美法仑)、环磷酰胺、泼尼松(强的松)、多柔比星(阿霉素)]方案治疗,8例用M-80[苯丙氨酸氮芥(美法仑)80mg/m2,地塞米松40mg/m2]方案治疗,12例用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结果VMCPA方案4例中1例有效,M-80方案8例中6例有效,而VAD方案12例中无一例有效。M-80方案的毒副作用较强,有呕吐、黏膜破溃、血小板严重减少导致的出血,需要相应较强的支持治疗。Costello等报道18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其中16例接受蒽环类抗生素[多柔比星(阿霉素)]为主的化疗,结果1例获完全缓解,11例获部分缓解,6例无效,中位生存期是7个月(2~12个月)。Christou等报道2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经改良VAD(长春新碱2mg,第一天;脂质体阿霉素40mg/m2,第一天;[收起]
浆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困难,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尤差。目前尚无浆细胞白血病的标准治疗方案或最佳化疗方案。对于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可以试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M2方案或VAD方案。若效果不佳,再换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方案如柔红霉素、阿糖胞苷(Ara-C)、泼尼松(强的松)联合化疗方案,或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柔红霉素、泼尼松(强的松)联合化疗方案。而对于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因大多数已接受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联合化疗,且出现耐药或复发而发展为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因此采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方案往往不能奏效,故多应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方案。
Vela-Ojeda等报道24例浆细胞...[详细]

预后

1.继发性的浆细胞白血病预后差,平均生存期4.8个月。
2.对于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因素的研究指出,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二:一是对化疗的反应,若化疗有效,则存活期较长,若无反应,则存活期很短;二是染色体核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相似,均有多种染色体异常和癌基因突变,其中亚二倍体核型(hypodiploid karyotype)和13号染色体单体(monosome 13)或13q- 与预后不良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