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仅发生于脑和脊髓,而没有全身其他淋巴结或淋巴组织浸润的淋巴瘤。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淋巴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3%~1.5%。它不同于全身性淋巴瘤的中枢神经浸润,病变仅限于中枢神经系统,即脑和脊髓。过去,这种疾病曾被称为“网状细胞肉瘤”,“小神经胶质细胞瘤”,“血管旁肉瘤”,这是由于对这种肿瘤的细胞起源一直有很大的争议,目前,已初步确定肿瘤的细胞起源是恶性淋巴细胞。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发生于免疫系统紊乱的患者,如AIDS,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尤其是联...[详细]
病因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较受重视的有以下4种学说: 1.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原位淋巴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所致。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并未发现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肿瘤细胞表型有所不同,所以,这种学说尚无确切依据。 2.肿瘤细胞来源于全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而此种淋巴细胞有嗜中枢性,它通过特殊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产生这种嗜中枢性,并在中枢内异常增生。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细胞的B细胞活化标志如B5,Blast2,BB1均为阴性,而这恰恰与全身系统性淋巴瘤细胞相反。同时,如前所述,原发性和继发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细胞表...[详细]
发病机制
1920年,Murphy和Sturm实验证明了鼠肉瘤可以在鼠脑中存活,而鼠脾脏的自身移植和鼠肉瘤的移植同时进行,则能抑制鼠肉瘤的生长,这说明了免疫细胞若能接触外来抗原,即能摧毁异体移植。同时,某些慢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能削弱免疫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有学者认为,血-脑脊液屏障也能限制免疫效应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但在某些疾病中,如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itis)和多发性硬化中可以得到证明。所以,一旦恶性淋巴细胞进入中枢系统后,它即能在蛛网膜下隙中播散,而不显著地影响整个免疫系统。 ...[详细]
临床表现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很不一致,这主要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范围有关。大部分患者都有脑内病变的症状和体征。由于PCNSL的病变50%位于额叶且为累及多叶,患者多表现为性格的改变,头痛,乏力,嗜睡。癫痫发作比胶质瘤,脑膜瘤及脑内转移瘤的发生率低,这可能在明确诊断PCNSL时,病变较少累及易发生癫痫的脑皮质区有关。此外,有的病人表现为幻觉、幻视、幻听等精神症状,亦可以表现为健忘,智力减退。症状的持续时间为几周至几个月,这与PCNSL的预后差有关。 免疫缺陷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有所不同。例如,AIDS患者多有精神智力方面的改变,多系统的缺损的改变,多并发其他疾病,如病毒...[详细]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 一般无明显变化。 2.脑脊液检查 约有1/3的PCNSL患者的脑脊液表现为恶性淋巴细胞增多。同时,可进行κ和λ轻链的免疫组织型的检查和B细胞的PCR检查以帮助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为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99mT-SPECT(单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脑扫描,血管造影等。 (1)血管造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为无血管性,或少血管性。 (2)99mT标记的SPECT脑扫描: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对于99mT的吸收有所增加。 (3)CT:在平扫CT中,90%的PCNSL患者显示等密度或高密度的病变,这与脑部其他肿瘤有所区别,如胶质瘤,脑膜瘤,脑部转移瘤等,CT平扫多为低密度病变,这可能是与PCNSL的病变基础为大量小淋巴细胞有关,同时较之其他脑部肿瘤,PCNSL较...[详细]
诊断
对于临床上有精神和神经症状,颅内压增高等脑内病变,CT或MRI等检查显示脑内占位性病变,应考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能,特别是AIDS、各种免疫功能缺陷、低下和紊乱的患者,更应高度怀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可能。在诊断PC-NSL前,应尽量避免皮质激素的应用(除非患者有脑疝的危险)。因为皮质激素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有显著的细胞毒性,约有1/3的PCNSL患者对皮质激素的应用有疗效,表现在影像学的检查上,为病变缩小,甚至部分病人的病变完全消失,得到缓解。即使影像学检查阴性的患者,皮质激素亦可影响淋巴细胞的形态,造成病理诊断的困难。如果患者迫切需要使用皮质激素,或当时未考虑P...[详细]
预后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后较差,如果未进行任何治疗,生存期仅为3~6个月,治疗后可延长至15~45个月左右。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的预后优于免疫缺陷的患者。较高KPS指数,较低的年龄,男性,预后相对好。KPS≥70的生存期为21.1个月,而<70的为5.6个月;年龄<60岁的为23.1个月,≥60岁的为7.6个月。男性的生存时间为19.8个月,而女性为6.8个月。但是,在调查中,女性病人多为老年患者,KPS低,所以,性别对预后的影响并不十分准确。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