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近视眼(myopia)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而视远不清。处在休息状态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光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形成不清楚的像。造成近视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眼球的前后轴过长,另一是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过强。近视眼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性近视眼(simple myopia),这类近视眼的特点是眼的屈光系统与视网膜匹配不正常,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其他眼组织亦都是正常的。用镜片矫正,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另一类是病理性近视眼(pathological myopia),此类近视除了屈光系统异常之外,还合并眼的其他组织的病理改变,如近视...[详细]
病因
引起近视眼的原因,至今看法仍不统一,但归结起来不外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人的视觉器官是适应外界光的不断变化而变异和进化的。现就遗传和环境对眼的影响分述如下。 1.遗传因素(hereditary factor) 根据群体调查,已证明各民族之间近视眼的发病率差别很大,亚洲人中以中国人和日本人多发近视。欧洲犹太人较英、德等国本地人的近视眼为多见。Stephoson于1919年调查伦敦儿童的眼屈光状态,犹太人儿童的近视眼比本地儿童者约多10倍。 (1)高度近视:胡诞宁等对61个家系调查发现:①双亲均有高度近视,子代12人均为高度近视(100%);②双亲之一有高度近视,子代又有...[详细]
发病机制
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包括病因与发生机制,可就单纯性近视眼与病理性近视眼分别讨论。 1.单纯性近视眼 (1)病因:单纯性近视眼的病因假说很多,主要可归纳为遗传和环境两大类。 ①遗传假说:单纯性近视眼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在学生等人群调查发现双亲均为近视眼者,子代近视眼发生率明显高于双亲仅一为近视眼者;后者又远高于双亲均无近视眼者。说明遗传是近视眼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种族的近视眼发生率有很大差异,黄种人发生率最高,白种人次之,黑种人最低。即使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种族的近视眼发生率仍有明显差异,指示遗传因素是种族差异的主要原因。 ②环境假说:认为单纯性...[详细]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1)近视眼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度近视者对模糊的远处物象多习以为常,且因视近非常清晰,平时生活、学习及工作多能适应,并不感到有所限制。仅当有视远需要,或当与正常视力者比较,或当健康体格检查时,方被察觉。一般主诉视力模糊或直接诉说“近视”,如看不清黑板,分不明路标等。而一旦戴上矫正眼镜后,惊叹眼前出现了另一个世界。一些早年即有近视者,由于远视力明显低下,平时喜居室内,独自活动,从而性格多趋内向。 (2)为了减少眼的弥散光圈所形成的朦胧像,不少近视者多通过缩小睑裂,增加景深来提高视力,故常表现为习惯性眯眼动作。通常近视眼的外观表现为眼球较大、饱满、前突。当眼...[详细]
并发症
近视眼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并发症,除远视力等视功能普遍低下以及特有的体征(豹纹状眼底及视盘弧形斑等)外,近视眼的并发症多种多样。通常随屈光度的加深及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与加重,从而导致更多视觉功能的不断受损。而且由于脉络膜视网膜变性、黄斑病变及视网膜脱离等的损害,时可致盲。引起并发症的病理学基础主要为眼轴延长、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特异性的组织变性等。常见并发症包括:①由于眼结构异常、营养障碍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网膜变性;②由于眼轴延长、巩膜伸长、生物力学异常所致的黄斑变性萎缩及后极部葡萄肿;③由于视力低下、屈光参差及调节辐辏功能失调所致的弱视及斜视等。多种多样的病理表现既可看作是近视眼的并发...[详细]
实验室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主要包括A、B超检查,可以了解眼球的各项参数。
诊断
由于近视眼十分普遍,表现又很典型,故较远视眼及正视眼容易识别。但仅据主诉的视力低于正常,不能对近视眼进行定性诊断。确诊近视眼不应只看近视现象,主要依据眼调节静止时的屈光性质与程度,以便划分近视眼类别。为此需要正确采取多种诊断手段,包括了解病史,检查远近视力,并对远视力进行定性测定(如采用雾视法、散瞳法)、近点距离与调节力测定、屈光测定以及睫状肌麻痹下的验光及动态检影,眼底检查及眼轴长度测量等。为进一步确定近视眼性质,可比较常瞳和睫状肌麻痹下的验光结果。常用的睫状肌麻痹药有1%阿托品、1%托品卡胺及1%盐酸环喷托酯等。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屈光学组将近视在睫状肌麻痹后消失者诊断为假性近视;度数减少者...[详细]
预后
单纯性近视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获得理想的矫正视力,病理性近视出现并发症时矫正不良。
预防
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已有很多。任何一种有利于减轻视力疲劳、放松眼调节的措施均可试用,当然还可以进行其他途径的探索。但均应科学合理、有益无害。 1.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近视眼发生有一定规律性,应当注意好发期的视力保健,通常包括学龄前期、生长发育期、怀孕期、围生期及患有某些全身疾病时。单纯性近视眼有明确的外因即长时期近距离用眼,故减少视力负荷是预防工作的关键。通过对视力变化的定期监测及对视力进行定性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与确定预防对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对象较易发生近视眼,可作为重点预防对象:①有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及过度近距离工作者。②父母为近视者。③视力不稳定已从1.5降至1.2或1.0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