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消化内科 
  • 别名: 膜性结膜炎 diphtheritic conjunctivitis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暂无
  • 相关疾病: 结膜炎 

概述

膜性结膜炎(membranous conjunctivitis)又称白喉性结膜炎(diphtheritic conjunctivitis),即为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特点是睑结膜表面有一层不易剥脱的灰白色膜样渗出物,多同时伴有鼻咽部白喉、发热及其他全身中毒症状。由于白喉疫苗的广泛接种,目前本病在我国已极为少见。

病因

白喉杆菌为革兰阳性细菌,因细菌侵袭力弱,一般不侵入深部组织和引起菌血症。

发病机制

白喉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白喉外毒素,毒性强烈,可破坏细胞的蛋白合成,使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血管扩张,引起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并与坏死细胞、白细胞、细菌等凝固成纤维蛋白膜。外毒素在局部吸收后,经淋巴或血道散布全身,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及神经、肌肉中毒性病变。

临床表现

多双眼发病,起病急骤,眼睑肿胀,结膜高度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同时伴有鼻咽部白喉、发热及其他全身中毒症状,有时还引起肾炎及眼外肌麻痹等。
根据白喉杆菌的毒力和局部炎症反应的程度,结膜炎的严重程度轻重不一。轻者病变仅侵及浅层黏膜组织,睑结膜表面附有灰白色膜,除去此膜,其下结膜组织无明显损伤及出血,炎症消退后可不留瘢痕,很少引起角膜的严重并发症。重者病变侵及深层组织,坏死反应严重,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膜性渗出物,强行剥离时,其下结膜出现溃疡、出血,眼睑高度肿胀,坚硬不易翻转,由于粗糙的睑结膜的机械性损伤、坚硬的眼睑组织压迫以及细菌和毒素对角膜的直接损伤,可出现角膜并发症,形成角膜溃疡乃至穿孔。[收起]
多双眼发病,起病急骤,眼睑肿胀,结膜高度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同时伴有鼻咽部白喉、发热及其他全身中毒症状,有时还引起肾炎及眼外肌麻痹等。
根据白喉杆菌的毒力和局部炎症反应的程度,结膜炎的严重程度轻重不一。轻者病变仅侵及浅层黏膜组织,睑结膜表面附有灰白色膜,除去此膜,其下结膜组织无明显损伤及出血,炎症消退后可不留瘢痕,很少引起角膜的严重并发症。重者病变侵及深层组织,坏死反应严重,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膜性渗出物,强行剥离时,其下结膜出现溃疡、出血,眼睑高度肿胀,坚硬不易翻转,由于粗糙的睑结膜的机械性损伤、坚硬的眼睑组织压迫以及细菌和毒素对角膜的直接损伤,可出现角膜并发症,形成角膜溃疡乃...[详细]

并发症

溃疡面愈合可形成瘢痕,导致睑球粘连、眼睑缩短、睑裂闭合不全、内翻倒睫、结膜干燥等并发症,并可引起进一步的角膜损害。

实验室检查

结膜刮片做细胞学检查及细菌检查,必要时取结膜囊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明确病因并指导治疗。

其他辅助检查

借用喉镜确定鼻咽部白喉的诊断,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

诊断

有咽白喉、喉白喉或鼻白喉病史及全身症状,典型的膜性结膜炎表现,结膜分泌物涂片及膜边缘区域结膜刮片或培养有助诊断。

治疗

首先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若单眼发病,应戴透明眼罩避免感染健眼。
1.全身治疗 主要包括抗毒素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白喉抗毒素可以中和局部病灶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已和组织细胞结合的毒素不能中和,故应及早应用,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剂量。青霉素G可抑制白喉杆菌生长,和抗毒素合用,可缩短病程,剂量为40万~80万U,2次/d。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同时对症治疗各种全身中毒症状。
2.局部治疗 冲洗结膜囊,除去分泌物,局部频繁滴用10万U/ml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其他广谱抗菌药物滴眼液,同时给予大量抗生素眼膏,以保护角膜,预防睑球粘连,并发角膜溃疡时应按角膜溃疡治疗。[收起]
首先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若单眼发病,应戴透明眼罩避免感染健眼。
1.全身治疗 主要包括抗毒素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白喉抗毒素可以中和局部病灶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已和组织细胞结合的毒素不能中和,故应及早应用,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剂量。青霉素G可抑制白喉杆菌生长,和抗毒素合用,可缩短病程,剂量为40万~80万U,2次/d。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同时对症治疗各种全身中毒症状。
2.局部治疗 冲洗结膜囊,除去分泌物,局部频繁滴用10万U/ml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其他广谱抗菌药物滴眼液,同时给予大量抗生素眼膏,以保护角膜,预防睑球粘连,并发角膜溃疡时应按...[详细]

预后

预后良好。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