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角膜病科 
  • 别名: 卡他性角膜溃疡 边缘性卡他性角膜炎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角膜炎 

概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staphylococcus peripheral keratitis)也称为边缘性卡他性角膜炎或卡他性角膜溃疡。正如病名所提示的,该病是由宿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由于它和泡性角膜炎有类似之处,所以,在鉴别边缘性角膜浸润时,应同时考虑到这两个疾病。

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是由慢性睑结膜炎引起的。角膜浸润处可见中性粒细胞。宿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产生的抗体反应与角膜浸润有关。有报道,β-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以引起周边角膜溃疡,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溃疡相似。患者眼睫毛处常有细菌,90%的患者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发病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周边性角膜炎是继发于抗原-抗体反应和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多形核白细胞反应。抗原和抗体结合通过趋化作用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细胞免疫反应几乎不参与这一反应过程。

临床表现

1.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患者有轻度到中度的眼痛、畏光、异物感、结膜充血等。症状无特异性。
2.体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以周边角膜浸润起病,浸润常位于2,4,8,10点位。浸润与角膜缘之间有1~2mm的透明角膜。角膜浸润可为单发或多发,平行于角膜缘而扩展,浸润可融合。随着角膜炎的迁移,浸润部位的角膜上皮脱落,形成角膜溃疡或角膜基质变薄。角膜缘血管长入溃疡区。前房通常安静。在严重的病例,溃疡偶尔可导致穿孔。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的患者常伴有葡萄球菌性睑缘炎的体征,睫毛根部红疹,红斑,睑缘不规则,睑板腺分泌物黏稠,睫毛脱落等。眼睑和球结膜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收起]
1.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患者有轻度到中度的眼痛、畏光、异物感、结膜充血等。症状无特异性。
2.体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以周边角膜浸润起病,浸润常位于2,4,8,10点位。浸润与角膜缘之间有1~2mm的透明角膜。角膜浸润可为单发或多发,平行于角膜缘而扩展,浸润可融合。随着角膜炎的迁移,浸润部位的角膜上皮脱落,形成角膜溃疡或角膜基质变薄。角膜缘血管长入溃疡区。前房通常安静。在严重的病例,溃疡偶尔可导致穿孔。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的患者常伴有葡萄球菌性睑缘炎的体征,睫毛根部红疹,红斑,睑缘不规则,睑板腺分泌物黏稠,睫毛脱落等。眼睑和球结膜可培养出金黄色...[详细]

并发症

睑缘炎及角膜血管翳形成。

实验室检查

睑缘细菌培养可以发现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辅助检查

无其他特殊实验室检查。

诊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周边性角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角膜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有1~2mm透明区,常伴有溃疡型睑缘炎。睑缘细菌培养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

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不伴有角膜上皮缺损的角膜基质浸润,可单独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或联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有角膜上皮缺损和溃疡时,采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和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一般情况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经过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后很快愈合。如果浸润扩大,溃疡加深,前房炎症反应明显,应考虑到感染性角膜溃疡的可能。
治疗睑结膜炎对减少角膜浸润和溃疡的复发是必要的。眼睑湿热敷,眼睑清洁,睑缘涂抗生素眼膏等有助于控制眼睑的炎症。对复发性睑结膜炎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治疗。

预后

良好。

预防

无有效预防手段。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