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皮肤平滑肌瘤(leiomyoma cutis)是由皮肤中立毛肌、肉膜或血管壁平滑肌组成的一种良性瘤。皮肤平滑肌很少,主要见于毛囊附近的立毛肌,皮下深层血管周围的肌纤维,阴囊和阴唇内的平滑肌束等。故平滑肌瘤好发颈面、四肢侧面及会阴部等。临床表现为单发性或多发的结节,肤色正常或呈红色、淡蓝色、褐色等。可无自觉症状,亦可有自发性疼痛。生长缓慢,极少恶变。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病因
皮肤平滑肌的异常增生。
发病机制
平滑肌瘤由平滑肌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大都是长梭形或略显波纹状,常平行排列。胞核位于中央,端钝,胞质丰富,含有纵向的原纤维。位于皮下组织内的平滑肌瘤常有包膜,位于真皮内者,虽然界限清楚,但一般无包膜。血管平滑肌瘤,常有完整包膜,瘤内含有很多较大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含弹力膜(图1)。

临床表现
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有3种类型。 1.毛发平滑肌瘤 (piloleiomyomas) 男性较多见,可多发或单发。好发于面颈部、背和四肢伸侧,为硬固结节,高出皮面,大小不一,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肿物与皮肤粘连,但基底可被推动。表面皮肤呈红棕色、褐色或蓝色。多发者,皮损不对称,常成簇出现,可融合成片,也可散在分布,皮损直径为0.1~0.6cm。单发者,结节较大,直径可达2cm。有触痛。在寒冷和压迫时可有自发性疼痛,疼痛时肿瘤隆起。成群的结节有时可融合成斑块。大多数病变对触觉敏感,可有自发性疼痛症状。无自觉症状。 2.肉膜状平滑肌瘤(dartoic leiomyoma) ...[详细]
并发症
多发性平滑肌瘤可合并其他软组织肿瘤,如脂肪瘤、纤维瘤、表皮样囊肿等,也可与骨外生骨疣和肠息肉并存,成为Gardner综合征的一部分。
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瘤体可见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或略显波纹状,常平行排列。 1.血管平滑肌瘸 起源于静脉壁肌肉,位于皮下,有完整包膜。瘤组织内有许多静脉,管壁平滑肌细胞及胶原增生,管腔狭窄或压缩成星状,无内弹力膜和外膜,多见透明样变和黏液样变。平滑肌细胞与周围瘤组织无明显境界。成熟脂肪组织、不典型性变、有丝分裂及坏死少见。 2.生殖器平滑肌瘤与毛发平滑肌瘤 由大量排列紊乱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组成,毛发和附属器易受累。瘤细胞嗜酸性染色,核周空泡化,核居中,呈长梭形,两端钝圆,染色体均匀分布。生殖器平滑肌瘤,境界相对清楚,位于皮下组织。二者均可形成假包膜、出现局部钙化和黏液样变...[详细]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诊断
临床上出现单个或群集的痛性丘疹或结节,且在寒冷刺激下皮损表面出现皱缩时,应考虑为本病。
治疗
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单个肿瘤应完整切除,否则易复发。多发性肿瘤必要时手术切除并植皮。对于多发性损害不便手术时,为缓解疼痛,可服用硝苯地平10mg,3次/d,另可试用肾上腺能阻滞剂酚苄明。其他如冷冻、透热疗法也可应用。
预后
生殖器平滑肌瘤(genital leiomyomas)早期无自觉症状,日久可有阵发性疼痛。应警惕恶变的发生。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