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概述

急性扁桃体炎(acute tonsillitis)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也称为急性腭扁桃体炎,往往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急性咽炎。通常所称“咽峡炎”(angina),多为本病的同义词,但“咽峡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全部或部分咽淋巴环的急性炎症,后者指急性腭扁桃体炎。中医称腭扁桃体为“乳蛾”或“喉蛾”,急性扁桃体炎则为“喉蛾胀”或“蛾风”。

病因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亦较多见。近年来,还发现有厌氧菌感染病例。
上述病原体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体内而不会致病,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方能侵入体内,或原有细菌大量繁殖而致病。而受凉、潮湿、疲劳过度、烟酒过度、有害气体等均可为诱因。
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食物或直接接触而传染,故有传染性。

发病机制

一般分为3类: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 多为病毒(腺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病变较轻;扁桃体表面黏膜充血,为急性炎症表现,黏膜完整,无明显渗出物。
2.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acute follicular tonsillitis) 扁桃体充血、肿胀。其黏膜下,出现较多大小一致的圆形黄白色点状化脓滤泡。而有的淋巴滤泡内只有白细胞增多。这些化脓的淋巴滤泡一般不隆起于扁桃体表面,但可透过黏膜表层窥见。这些散在的黏膜下脓泡均分布于各个隐窝开口之间。
3.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acute lacunar tonsillitis) 扁桃体充血肿胀,隐窝内有由脱落上皮细胞、纤维蛋白、白细胞及细菌等组成的豆渣样物,且可逐渐增多,可从隐窝开口溢出,有时互相连成一片形似假膜,易于拭去。
也有将急性腭扁桃体炎分为2类者,即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而后者从病理上看已包括了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2种类型。[收起]
一般分为3类: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 多为病毒(腺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病变较轻;扁桃体表面黏膜充血,为急性炎症表现,黏膜完整,无明显渗出物。
2.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acute follicular tonsillitis) 扁桃体充血、肿胀。其黏膜下,出现较多大小一致的圆形黄白色点状化脓滤泡。而有的淋巴滤泡内只有白细胞增多。这些化脓的淋巴滤泡一般不隆起于扁桃体表面,但可透过黏膜表层窥见。这些散在的黏膜下脓泡均分布于各个隐窝开口之间。
3.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acute lacuna...[详细]

临床表现

3型扁桃体炎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只是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较轻。
1.全身症状 多见于急性滤泡性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①起病较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天。②头痛,食欲差,疲乏无力,腰背及四肢酸痛。可有便秘。③小儿患者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2.局部症状 为主要症状:①咽痛:为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初起多为一侧咽痛,继可发展至对侧。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加重。疼痛较剧者可致吞咽困难。也可引起耳部放射痛,此乃经迷走神经耳支或舌咽神经鼓室支反射所致。②可表现为言语含糊不清,系软腭运动障碍引起。③若炎症向鼻咽部发展,波及咽鼓管,则可出现耳闷、耳鸣及耳痛症状,有时还可引起听力下降。④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体肿大较显著,在幼儿还可引起呼吸困难。
检查:①患者呈急性病容,面色潮红,高热,不愿说话或畏痛而惧怕做吞咽动作。口臭,伸舌时见有舌苔。②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弓最严重。③腭扁桃体肿大,在其表面可见黄白色点状滤泡(脓泡),或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可连成一片形似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不易出血。④下颌角淋巴结肿大,且有明显压痛。有时因疼痛而感转头不便。⑤血液学检验: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增多。
上述症状及检查所见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人症状较轻,儿童症状较重。[收起]
3型扁桃体炎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只是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较轻。
1.全身症状 多见于急性滤泡性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①起病较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天。②头痛,食欲差,疲乏无力,腰背及四肢酸痛。可有便秘。③小儿患者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2.局部症状 为主要症状:①咽痛:为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初起多为一侧咽痛,继可发展至对侧。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加重。疼痛较剧者可致吞咽困难。也可引起耳部放射痛,此乃经迷走神经耳支或舌咽神经鼓室支反射所致。②可表现为言语含糊不清,系软腭运动障碍引起。③若炎症向鼻咽部发展,波及咽鼓管,则可出现耳闷、...[详细]

并发症

其并发症的危害性往往大于急性扁桃体炎本身,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其并发症已明显减少。可分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两类。
1.局部并发病 较容易引起,为急性炎症直接侵犯邻近组织所致。
(1)颈深部感染:最常见者为扁桃体周脓肿,也可引起咽后脓肿及咽旁脓肿等。
(2)急性扁桃体炎向上蔓延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向下可引起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可引起肺炎,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
2.全身并发症 目前一般认为,全身并发症的发生与各个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有关。
(1)急性关节炎:常侵犯肩、肘及膝关节,小关节受累较少。受累关节运动时感疼痛,仅当并发风湿性关节炎时方出现关节肿胀。
(2)风湿热:其症状常在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后1~3周出现,有时也可发生于急性炎症期间。
(3)循环系统疾病:可引起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全心脏炎。在急性扁桃体炎后出现风湿热者,心脏并发症尤为多见。
(4)可引起急性肾炎,多在急性扁桃体炎后2~3周出现症状。另外,还可并发急性尿道炎、急性睾丸炎及附睾炎等。
(5)还可引起脓毒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及急性胆囊炎等。[收起]
其并发症的危害性往往大于急性扁桃体炎本身,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其并发症已明显减少。可分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两类。
1.局部并发病 较容易引起,为急性炎症直接侵犯邻近组织所致。
(1)颈深部感染:最常见者为扁桃体周脓肿,也可引起咽后脓肿及咽旁脓肿等。
(2)急性扁桃体炎向上蔓延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向下可引起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可引起肺炎,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
2.全身并发症 目前一般认为,全身并发症的发生与各个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有关。
(1)急性关节炎:常侵犯肩、肘及膝关节,小关节受累...[详细]

实验室检查

急性扁桃体炎时,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常增多,有核左移现象。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查明病原微生物和选用抗生素。尿常规可出现暂时性蛋白尿。脓液涂片多为链球菌。因扁桃体慢性炎症的存在,隐窝内细菌毒素不断吸收,扁桃体可成为引起其他全身疾病的病灶。必要时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

其他辅助检查

对疑有肺部感染或心肌炎等并发症病例,应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

诊断

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 炎症只侵及扁桃体黏膜及其表浅组织,全身和局部症状均较轻。很少并发病。此病属多发病,但常被忽视,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易鉴别,多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上也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同:①急性发病。②有咽痛、低热和其他轻度全身症状。③扁桃体和(或)舌腭弓表面黏膜充血肿胀,其实质无明显肿大,表面无渗出物。④常伴有鼻腔、鼻咽部与喉部的黏膜炎症。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cute suppurative tonsillitis) 局部及全身症状较重,可引发严重并发症。依据②⑤⑥条来诊断。①起病急(潜伏期3~4天)或突然发病。②发热:高热、寒战,体温上升可达38~40℃或更高。体温过高者可发生抽搐。③急性热病容:面颊部潮红,口臭,舌有厚白苔。④全身症状:头痛、颈背和四肢酸痛,食欲缺乏,便秘。⑤咽痛:剧烈,常可放射至耳部。⑥扁桃体表现:扁桃体肿大,周围充血,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或片状假膜,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不留出血创面。如扁桃体实质内有化脓病变,可在黏膜下显现出黄白色突起。⑦末梢血象:白细胞达10×109/L~1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高。⑧可能发生的局部并发症:急性颈、颌下淋巴结炎或化脓;咽后壁淋巴滤泡、舌扁桃体、腺样体化脓性炎症;急性卡他性、化脓性中耳炎;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咽侧间隙感染;咽后脓肿、咽旁脓肿;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颈动脉破裂大出血;急性鼻窦炎;急性喉炎等以及全身性并发症;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急性骨髓炎。[收起]
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 炎症只侵及扁桃体黏膜及其表浅组织,全身和局部症状均较轻。很少并发病。此病属多发病,但常被忽视,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易鉴别,多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上也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同:①急性发病。②有咽痛、低热和其他轻度全身症状。③扁桃体和(或)舌腭弓表面黏膜充血肿胀,其实质无明显肿大,表面无渗出物。④常伴有鼻腔、鼻咽部与喉部的黏膜炎症。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cute suppurative tonsillitis) 局部及全身...[详细]

治疗

1.抗生素应用
(1)首选青霉素,注射前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用法用量:
①成人:肌注,每日80万~200万U,分1~3次给药。静注,每日200万~600万U,分2次给药。
②小儿:肌注,按体重2.5万U/kg,每12小时1次给药。静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U/kg,分2次给药。
(2)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用法用量:
①成人:静注,每日1~2g,分2~4次滴注。
②小儿:静注,每日按体重20~40mg/kg。分2~4次滴注。
2.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有含漱液、含片或喷剂,如复方硼砂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华素片、草珊瑚含片、银黄含片、西瓜霜喷剂等。
3.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半流质或软食。高热时,服用退热止痛剂。便秘者可服牛黄解毒片,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消肿镇痛作用。
药物成分:牛黄、雄黄、大黄、黄芩、冰片、石膏、桔梗、甘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片,每日2~3次。孕妇禁用。
4.中医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属表、热、实证,外感风火,内有痰热,聚结咽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
银花9g,山豆根9g,板蓝根9g,淡芩6g,焦山枝6g,象贝母9g,生地12g,大连翘6g,生石膏15g,芦根15g,薄荷叶6g(后下)。
按病情辨证施治,2~3天后,可获一定效果。[收起]
1.抗生素应用
(1)首选青霉素,注射前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用法用量:
①成人:肌注,每日80万~200万U,分1~3次给药。静注,每日200万~600万U,分2次给药。
②小儿:肌注,按体重2.5万U/kg,每12小时1次给药。静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U/kg,分2次给药。
(2)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用法用量:
①成人:静注,每日1~2g,分2~4次滴注。
②小儿:静注,每日按体重20~40mg/kg。分2~4次滴注。
2.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有含漱液、含片或喷剂,如复...[详细]

预后

经过适当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

急性扁桃体炎为一常见的疾病、影响工作、劳动及学习,且易发生并发症,应以增强抵抗力,预防为主。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