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口腔科 
  • 别名: 翼钩综合征 腭帆张肌滑囊炎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暂无
  • 相关疾病: 口腔疾病 

概述

翼钩过长(pterygoid hamulus hypertrophy)系翼钩的增生过长。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谓为退行性变;有人称为腭帆张肌滑囊炎所致;由于其能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樊立仁建议称为翼钩综合征;国外称翼钩过长或腭帆张肌滑囊炎。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均有报道,病例属数量不多,但临床仍时可见到,应引起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注意。

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谓为退行性变;有人称为腭帆张肌滑囊炎所致。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女性稍多。咽腭部不适,间有疼痛常为本病的第一主诉。病员多有异物感或梗阻感;腭部可有酸胀;疼痛有时可反射耳部或耳内。众所周知,翼钩为腭帆张肌所围绕,致使其对参与腭肌运动及咽鼓管口的张闭均有主要作用。产生上述症状也完全可以解释。
临床检查,在上颌结节后内侧有时可见轻度隆起,黏膜发白;触诊有时可触及明显的骨性突起,有压痛。据许健全等报道,在翼钩综合征病例中约90%有翼钩过长的征象。
应当注意的是翼钩综合征患者还可合并其他神经官能性症状,诸如气促、头痛,甚至颈肋区放射性疼痛等。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摄片及CT检查。

诊断

凡排除可查见的病灶,包括牙源性、咽部病灶而出现咽腭部不适症状的患者,均应考虑翼钩过长或翼钩综合征的诊断。
X线摄片应作为常规:可选用牙片投照;也可行CT检查如X线片证实翼钩过长则诊断易于成立。
翼钩相应部位压痛明显,或局部封闭后症状消失也都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治疗

局部封闭或注射激素有助于缓解症状;如治疗无效,经X线摄片证实有翼钩过长者可行过长翼钩凿断或切除术。
经手术治疗的翼钩过长或翼钩综合征病员大多可以获得明显的疗效,很少复发。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