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成人牙周炎(adult periodontitis,AP)又名慢性成人牙周炎(chronic adult periodontitis,CAP)等,为最常见的一型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由长期存在的慢性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引起。龈炎和牙周炎之间虽有明确的病理学区别,但在临床上二者却是逐渐地过渡,应强调早期发现和诊断牙周炎。
病因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地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initial factor),但它又受其他局部因素的影响和全身因素的调控;全身因素可改变宿主对局部因素的反应,宿主的反应也是个重要的因素。多因素中的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或互为协同、互为拮抗。
发病机制
当细菌侵袭和宿主防御之间维持动态的生态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时,少量菌斑的致病作用可由宿主的防御机能所控制,仍可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感染能否成立,实际上由细菌、宿主、环境3方面条件决定,影响动态平衡的一些局部促进因素,如牙石、食物嵌塞、创伤,一些局部解剖因素,不良习惯和不良修复体等,可增强细菌侵袭力,一些全身促进因素,如内分泌失调、吸烟、精神压力、免疫缺陷、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宿主的防御力,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当正常菌群间失去相互制约,或者牙周微生物与宿主间失去平衡,便转变为生态失调,发生牙周病。从另一角度来看,要清除牙周所有细菌,难以成功也无必...[详细]
临床表现
成人牙周炎病情发展较缓慢,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到了晚期可累及全口多数牙,造成严重的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和深牙周袋的形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给治疗造成困难。在成人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有以下临床表现: 1.牙龈炎症的表现 牙龈作为牙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人牙周炎的早期,即表现出一些变化,主要为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1)牙龈色、形、质的改变: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边缘菲薄似刀削状,紧贴于牙颈部;附着龈有点彩。健康的牙龈质地致密、坚韧、有弹性。患成人牙周炎时,牙龈组织可以出现炎症的表现,游离龈和龈乳头可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严重时,炎症的范围可波及到附着...[详细]
并发症
继发性
创伤,逆行性牙髓炎,牙龈的不对称性退缩、龈裂、龈缘突等,牙体不均匀的磨耗,牙隐裂、牙根断裂或严重的牙根吸收。

其他辅助检查
X线片检查。
诊断
成人牙周炎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前述的成人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但早期牙周炎与牙龈炎的区别不甚明显,须通过仔细检查而及时诊断,以免贻误治疗。 成人牙周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防止病变的加重保存完整的牙列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确诊为成人牙周炎后,还应根据病情确定其严重程度,目前是否为活动期等,以便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
治疗
成人牙周炎早期治疗的效果较好,能使病变停止进展。结缔组织和牙槽骨有一定程度的修复。只要能得到患者的认真合作,定时进行维护治疗,则病变不再发展,患牙得以长期保存和行使功能。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故治疗应以消除局部病因为主,辅以手术等,以改正因病变所造成的牙周组织形态的异常。由于口腔内各个牙齿的患病程度和病因刺激物的多少不一致,因此须针对每个患牙的具体情况,逐个制定治疗计划。 1.局部治疗 (1)控制菌斑:菌斑在牙面上不断地形成,因此不能单靠医生的治疗,必须向患者仔细讲明菌斑的危害、如何发现和清除之,并使其充分理解坚持不懈地清除菌斑的重要性。此种健康教育应...[详细]
预后
大多数成人牙周炎患者经过恰当的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但也有少数患者疗效很差。Hirschfeld等(1978)报告600名牙周炎患者追踪观察平均22年后,83%患者疗效良好,13%病情加重(其间平均拔牙4~9个/人),4%则明显恶化(人均失牙10~23个)。人们将后两类患者称为难治性牙周炎(refractory periodontitis)。当前对此型患者正进行大量研究。其龈下菌斑中有大量的牙龈类杆菌、福赛类杆菌、伴放线杆菌、直肠沃廉菌、具核梭杆菌等。Page认为难治性牙周炎的原因可能为:①有特殊的致病菌;②机体防御能力降低;③牙体和牙周病变的形态妨碍了彻底地清除病原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