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牙体牙髓科
- 别名: 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
- 症状: 牙龈肿胀 乳牙萌出异常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暂无
- 相关疾病: 牙本质瘤[肿瘤形态学] 牙本质瘤
概述
牙源性纤维瘤(odontogenic fibroma)为含有牙源性上皮和牙骨质小体的纤维瘤。牙源性纤维瘤可发生于上下颌骨,一般多发生于颌骨内,称为中心型,也可发生在颌骨的边缘,称为外周型。中心型牙源性纤维瘤多见于下颌骨。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无性别差异,多位于下颌骨磨牙区,外周型者可发生于牙弓的任何部位。肿瘤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肿瘤长大后使颌骨膨胀,侵及牙槽突时使牙松动或移位。病变为实性、质硬、外周型者类似纤维性龈瘤。
病因
肿瘤起源于牙周膜、牙囊或牙乳头。
临床表现
牙源性纤维瘤可发生于上下颌骨,一般多发生于颌骨内,称为中心型,也可发生在颌骨的边缘,称为外周型。中心型牙源性纤维瘤多见于下颌骨。肿瘤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肿瘤长大后使颌骨膨胀,侵及牙槽突时使牙松动或移位。病变为实性、质硬、外周型者类似纤维性龈瘤。
并发症
肿瘤长大后使颌骨膨胀,侵及牙槽突时使牙松动或移位。
实验室检查
肿瘤可与牙根或埋没牙的牙冠相连。镜下见成熟密集交织的纤维结缔组织,其中有数量不等的成纤维细胞。瘤细胞排列成粗细不等的束状,纵横交错,与正常纤维组织的结构有所不同。肿瘤内可见不同形态的牙源性上皮小岛及上皮条索,这种上皮细胞体积小,立方形、胞浆少、核染色深,排列紧密呈上皮团或排列成双层上皮条索,上皮团中一般无星网状层结构,很似牙周膜中的上皮剩余。在上皮周围可见均匀一致的无细胞区,有时肿瘤可有小的钙化灶,或牙骨质小体,亦有的发生黏液变性。
其他辅助检查
X线表现为颌骨内多房或单房性的透光区,边缘清楚,多房多见,分隔少,房室多呈立方形。房内可见有不规则密度增高阴影,大部分病变内可含埋伏牙,与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黏液瘤难以区分,确诊靠手术后的病理检查。
诊断
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病理可诊断。
治疗
手术完整摘除,术后极少多发。尚未见有恶性变的报道。如病变涉及牙槽突,应连同牙齿、牙周膜及牙槽突一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