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口腔科 
  • 别名: 唾液腺结核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涎腺结核(tuberculosis of salivary glands)主要好发于腮腺,多见于腮腺淋巴结核,也有原发于腺实质。由于结核临床及造影表现既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加上近年来结核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对涎腺结核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病因

本病为结核杆菌感染,大多经头面部皮肤、口咽,尤其是扁桃体区域,结核菌经淋巴引流至涎腺内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生长,先表现为肉芽肿瘤灶等增生过程,由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郎罕细胞组成,然后发生干酪样变,最后组织溶解,侵及腺体组织引起腺体组织破坏等一系列改变,也可形成空洞或钙化。少数可经主导管逆行感染至涎腺腺实质,直接在腺组织内形成结核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早期伴腺体破坏。血行感染至涎腺极罕见。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下颌下腺少见,偶见于舌下腺及小涎腺。涎腺结核局限于淋巴结,早期多无症状,无意中发现涎腺局部包块,界清、活动,自觉包块有时较大,有时变小即消胀史,偶有压痛。挤压腺体分泌物清亮。当病变突破淋巴结浸润腺实质,表现为局部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硬块,累及面神经可有面瘫,极似恶性肿瘤表现。挤压腺体分泌物浑浊或脓性。当结核经主导管逆行直接累及腺实质,较短时间,数天、数周,腺体可弥散性肿大,压痛,挤压腺体及导管可见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流出。肿块质硬,基底固定,与皮肤可粘连或形成瘘管,少数可出现面瘫。

并发症

当病变突破淋巴结浸润腺实质,表现为局部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硬块,累及面神经可有面瘫。

其他辅助检查

X线表现:涎腺结核可行涎腺造影检查。充盈期侧位片上可有3种影像表现:①良性占位表现,即规则充盈缺损,分支导管受压移位,见于病变局限于淋巴结内,肿大的淋巴结占据腺体空间,推压分支导管移位。②恶性表现,不规则充盈缺损,伴造影剂外溢,见于经导管逆行感染,早期侵及腺实质的涎腺结核。③良恶性表现并存,既有分支导管移位及充盈缺损,又有造影剂外溢等恶性表现,见于结核长期局限于淋巴结后破溃侵及腺实质。
下颌下腺淋巴结核可发生钙化,在平片上表现为腺体内密度增高影。

诊断

涎腺结核的诊断基于涎腺肿块,有消长史,全身其他系统结核病史。涎腺造影无特征性表现,细针吸细胞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行活检或术中冰冻活检。

治疗

涎腺结核局限于淋巴结,可作单纯肿块摘除。如波及范围较大应做整个病灶加腺体切除术,并配合术后口服抗结核药治疗。对全身有活动结核灶患者,行涎腺手术前及术后均应抗结核治疗。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