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腮腺囊肿分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前者很少见。
病因
腮腺潴留性囊肿是由于导管弯曲或其他原因造成部分阻塞,分泌物在局部潴留,导管呈囊状扩张,随着病程延长,囊肿体积不断增长。
发病机制
腮腺潴留性囊肿是由于导管弯曲或其他原因造成部分阻塞,分泌物在局部潴留,导管呈囊状扩张,随着病程延长,囊肿体积不断增长。
临床表现
男性患者多见,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无功能障碍,生长到相当体积后才被发现。扪诊检查肿块柔软,可扪及波动感,边界不十分清楚,与浅表组织无粘连,但基底部活动度较差。常为单囊性,体积自扁豆至李子大小不等,平均直径2~3cm。穿刺为无色透明液体。因其为潴留性囊肿,囊液成分为唾液,故可检测出淀粉酶。B超检查可见病变区为无声区,后壁及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先天性囊肿分皮样囊肿和鳃裂囊肿两类。皮样囊肿可位于深部或浅表部位。位于浅表者可扪及如一般皮样囊肿的柔韧感,位于深部者和一般良性肿瘤难以区别。B超检查为囊性影像。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可见分化良好的表皮样细胞。 腮腺部位的鳃裂...[详细]
实验室检查
囊液成分做淀粉酶检测。
其他辅助检查
穿刺抽吸检查及B超检查。
诊断
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可诊断。
治疗
主要为手术切除。潴留囊肿与周围腺体常有粘连,应切除部分腮腺组织。第一鳃裂囊肿常伴发外耳道软骨发育畸形,面神经的位置亦可有变异,应注意保护面神经。继发感染者,需先消炎治疗,待急性炎症消退后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