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口腔科 
  • 别名: cheilitis glandularis 口唇黏液腺炎 myxadenitis labiaris
  • 症状: 唇干舌燥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唇炎 

概述

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是以唇部黏液腺增生肥大并分泌增多为特征的唇部疾病,下唇多见,上唇偶发,是临床少见病。有人认为是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的一种表征。

病因

病因不明,与先天遗传或后天感染刺激因素有关。日照、烟酒、含刺激性物质的牙膏、口腔卫生不良、感染、过敏、吹奏乐器、精神因素均可能成为诱因。有人认为此为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的一种表现。

发病机制

。诸病源候论〃:“唇生核候……有风热邪气乘之(脾胃),而冲发于唇,与血气相搏,则肿结。”说明唇生核其病在脾胃,邪气与气血相搏致使唇肿生核。

临床表现

1.发病特征 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长期不愈者可形成巨唇,部分病损可变为鳞状上皮癌。
2.起病方式 本病分为两型:
(1)单纯型:以唇黏液腺增生为主,临床最常见,唇部肿胀增厚,自觉有紧胀感,唇红缘及唇内黏膜可见散在的针头大小紫色斑点,中心有凹陷的黏液腺导管口,边缘清晰,用手触之,黏膜下有多个粟粒大小硬韧结节,为肿大的唇腺,挤压或轻轻向外牵拉患唇,可见露珠样黏液由导管口流出。由于黏液不断分泌,在唇部常形成胶性薄膜,睡眠时,唇部运动减少,唾液分泌降低,常使上下唇互相粘连。表面可有干燥脱屑、糜烂、结痂。
(2)化脓型:是由单纯型继发感染而成,又称脓肿性腺性唇炎,炎症的轻重和病变部位的深浅,所出现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感染表浅时局部形成浅溃疡,表面结痂,痂下有脓液,疼痛明显。感染较深时,可有脓肿和窦道形成。挤压唇部有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排出。病程持久时可形成巨唇(图1~3)。


[收起]
1.发病特征 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长期不愈者可形成巨唇,部分病损可变为鳞状上皮癌。
2.起病方式 本病分为两型:
(1)单纯型:以唇黏液腺增生为主,临床最常见,唇部肿胀增厚,自觉有紧胀感,唇红缘及唇内黏膜可见散在的针头大小紫色斑点,中心有凹陷的黏液腺导管口,边缘清晰,用手触之,黏膜下有多个粟粒大小硬韧结节,为肿大的唇腺,挤压或轻轻向外牵拉患唇,可见露珠样黏液由导管口流出。由于黏液不断分泌,在唇部常形成胶性薄膜,睡眠时,唇部运动减少,唾液分泌降低,常使上下唇互相粘连。表面可有干燥脱屑、糜烂、结痂。
(2)化脓型:是由单纯型继发感染而成,又称脓肿...[详细]

实验室检查

黏液腺体明显增生,导管肥厚,黏膜深层有异位黏液腺,唇腺间质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浸润,导管扩张,内有嗜伊红物质。部分有纤维化。脓肿性腺性唇炎上皮下结缔组织中有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形成小脓肿(图4)。

诊断

依据腺体肿大硬韧;翻开唇内侧黏膜可见针头大紫红色颗粒中央凹陷的导管开口,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溢出,黏膜表面有痂膜;扪诊有粟粒样结节等特征性体征,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唇部黏液腺活检有助于作出病理诊断。

治疗

目前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首先应去除诱因,治疗口腔病灶,保持口腔卫生。
1.内服可用10%碘化钾溶液每次10ml,2次/d,口服,但要注意碘过敏。
2.化脓感染时,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局部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湿敷,涂擦抗生素或激素软膏。
3.局部注射激素 局部注射泼尼松龙混悬液,或用放射性核素32P贴敷。
4.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
5.疑有癌变时,及时切除活检,尽早明确诊断。
6.唇肿明显外翻时,可考虑手术成形。亦可考虑放疗。
7.中医辨证施治
(1)阳明毒火:治则:清胃泻火。方药:清胃散、五味消毒饮。
(2)湿困脾胃:治则:除湿健脾。方药:健脾除湿汤、三仁汤。[收起]
目前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首先应去除诱因,治疗口腔病灶,保持口腔卫生。
1.内服可用10%碘化钾溶液每次10ml,2次/d,口服,但要注意碘过敏。
2.化脓感染时,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局部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湿敷,涂擦抗生素或激素软膏。
3.局部注射激素 局部注射泼尼松龙混悬液,或用放射性核素32P贴敷。
4.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
5.疑有癌变时,及时切除活检,尽早明确诊断。
6.唇肿明显外翻时,可考虑手术成形。亦可考虑放疗。
7.中医辨证施治
(1)阳明毒火:治则:清胃泻火。方药:清胃散、五味...[详细]

预后

部分病例可发生鳞状上皮癌。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