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日光性唇炎(solar cheilitis)是由于唇部过多接受日光或紫外线照射而出现的病损,也称光化性唇炎(actinic cheilitis)。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日光性唇炎以水肿、水疱、糜烂、结痂和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又被称为湿疹糜烂性唇炎。慢性日光性唇炎以黏膜增厚、干燥、秕糠样白色鳞屑为主要特征。故又称脱屑性唇炎。
病因
由日光紫外线过敏所致。正常人经日晒后产生黑色素沉积,出现皮肤变黑等反应,能自行消退。具有光敏感性者,经超过一定剂量的日光照射后。除黑色素生成外还发生细胞内和细胞外水肿、胶原纤维变性、细胞增殖活跃等变化,从而发病。皮肤暴露部位产生晒斑,颈、颧、鼻及下唇都可发生。少数人对日光特殊敏感而发生唇炎,最易引起唇炎的是日光中3000~3500A的紫外线。夏季多发。炎症反应的强度与光照的强度、时间、范围及个人对光的敏感度有关。卟啉代谢与光敏感有关。一昼夜尿卟啉排出量过高者易发生光敏感。肝脏疾病能引起体内卟啉代谢障碍。某些药物如磺胺、四环素、金霉素、灰黄霉素、氯丙嗪、异烟肼、甲苯磺丁脲(D 860)、依沙吖啶...[详细]
临床表现
1.发病特征 首次发病,症状明显。炎症反应强烈者,多因在短期内接受较强的紫外线照射所致。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者病情迁延,时轻时重,有恶变可能。 2.起病方式 本病分为两型: (1)急性型:强烈日光照射后,唇部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唇红部充血水肿,色深红,灼热刺痛,继而出现成簇而密集的小水疱,疱破出现糜烂、溃疡、结痂。疼痛明显,易出血,急性期数日到数周不等,病损轻而表浅者,愈后有轻度色素沉着;病损重而深者,愈后有瘢痕。 (2)慢性型:为长期紫外线照射的结果,多发生于海员、电焊工及长期野外工作者。病损常年存在,唇表面干燥脱屑,范围累及整个下唇,甚至口角。唇部出现多...[详细]
实验室检查
急性者表现为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和水疱形成,慢性者表现为不全角化,棘层增厚,基底细胞空泡变性。突出表现是胶原纤维嗜碱性变,在地衣红染色下,呈弹性纤维状结构。有人发现偶有异型核和异常有丝分裂区域存在,这部分最终导致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图7)。

诊断
依据明确的光照史和湿疹糜烂样或干燥脱屑样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根据病程和是否糜烂、结痂、瘙痒等可分别诊断为急性或慢性日光性唇炎。
治疗
有人认为由于日光性唇炎可能转变成鳞癌,因此要尽快确定治疗方案。 1.避免长期、直接的紫外线照射。 2.化学性遮光,涂液状、胶状、防水、防光物品,对唇部起到保护作用。含有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脂类物作用较好。可用5%奎宁软膏、50%二氧化钛软膏、20%水杨酸霜。 3.立即停用可能使卜啉代谢障碍的植物、药。服用氯喹,氯喹能吸收280~350nm紫外线,稳定溶酶体膜,与体内卟啉结合排出体外,减轻光敏作用。还可服用复合维生素B、烟酰胺、对氯基苯甲酸等。 4.渗出结痂时,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湿敷去痂,涂激素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5.日光性唇...[详细]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有人认为,在某些轻度日光性唇炎的组织中,细胞可能转化为不良角化、异型核、异常有丝分裂,最终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