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科室: 眼整形科 
  • 别名: 散粒肿 霰粒肿 胞睑肿核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睑板腺囊肿(chalazion)也称霰粒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是在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症肉芽肿,儿童和成年人均可罹患。

病因

尚无明确病因,可能与眼部异常的屈光状态有关。

发病机制

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或者腺体的分泌物过于黏稠,潴留在睑板内,同时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一种脂肪肉芽肿性炎症。通常有一纤维结缔组织包囊,囊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周围出现巨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在病理形态上类似结核结节,但不形成干酪样坏死。

临床表现

其主要特点为病程进展缓慢,睑板上可触及坚硬肿块,多为圆形,但无红痛,表面皮肤隆起,与肿块无粘连。触之不痛,略有弹性,翻转眼睑,在正对肿块的睑结膜表面可呈紫红色或灰红色。
睑板腺囊肿一般发生于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以是单个出现,也可新旧肿块交替出现,也可多发,在同一眼睑上有2~3个,或两侧眼睑上各有1~2个。肿块大小不等,大如樱桃,小如绿豆。小型者可自行吸收,完全消失,但一般情况下肿块常是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质地变软,可自行溃破,排除胶样内容物,可在睑结膜表面呈现肉芽组织状生长,亦可在皮下形成暗红色肉芽肿经久不愈,有时甚至瘢痕收缩致下睑外翻。

并发症

可并发感染引起睑板腺炎症,导致眼睑组织和功能的破坏。

实验室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含有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症。主要由浆细胞、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巨细胞和大量纤维化组织所组成。随着周围纤维的被压缩而形成稠厚的包囊,中央组织逐渐退行性变,形成胶样物质以至液化。无干酪样坏死,是其和结核的主要区别。尽管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睑部病变,误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尤其对老年复发者应警惕睑板腺癌的可能性。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很容易做出诊断。

治疗

1.小型睑板性囊肿无须治疗,但较大者则须手术。
2.在结膜面垂直切开睑结膜,并向两侧分离,暴露囊肿壁,用尖刀小心剥离,将整个囊肿摘除,若术中囊肿壁已破,则将囊肿内容物及囊壁彻底剪除,术毕用拇指与示指压迫3~5min,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无菌敷料包扎翌日除去。
3.对于儿童睑板腺囊肿溃破形成的紫红色肉芽肿,做平行于睑缘的皮肤切口,尽量将肉芽组织全部彻底剪除,创面撒以少量链霉素粉剂,然后用7-0丝线缝2针,使皮肤对合。
4.有混合感染时,应先按内睑腺炎治疗,炎症消退后仍有包块者,再按上述方法切除。

预后

手术预后良好,但可以复发。

预防

多食蔬菜以及水果,保持正常规律的生活习惯,正确纠正眼部屈光状态。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