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条结果

  • 利妥昔单抗(CD20单抗),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1997年),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其他疾病,包括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视神经脊髓炎等。2018年利妥昔单抗是全球销量第八位药品,高达68亿美元。2002年利妥昔单抗开始用于治疗膜性肾病,目前已用于微小病变、局灶阶段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NCA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的治疗。不管是初始治疗,还是激素抵抗、激素依赖的难治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利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输液相关反应、感染等。因此补液时需要心电监护,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和不适症状
    王一梅 副主任医师 2020-08-04 15:24:52
  • 指南也认为: LS 减少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本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因此LS 的适应证已从过去的血液系统疾病脾切除( 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发展到脾肿瘤甚至脾外伤。
    樊军卫 主任医师 2017-03-04 21:13:15
  • 一位38岁女性,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通过CD19CAR-T治疗。症状控制,血小板恢复正常。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标准。
    杜俊 主治医师 2024-09-22 10:35:10
  •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不明原因或难治缺铁性贫血、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儿需要行Hp检测和根除治疗。明确推荐: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on 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儿,若存在大剂量使用NSAID;同时使用多种NSAID、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既往有消化性溃疡或消化道出血病史等高危因素,则需要Hp检测和根除治疗。一般推荐: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儿童
    奚肇宏 主任医师 2023-11-06 20:12:38
  • 长征医院检验科或者血液科检查室遇到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都会常规做一个血涂片验证核实;但偶而也遇到少数单位直接报了血小板减少的结果甚至请血液专科医生急会诊、最后发现是个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很多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是药物引起的。最容易理解的是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这些药物可能通过直接抑制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其他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细胞毒药物),抗肿瘤靶向药、免疫药如PD-1单抗也可能出现诱发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某些抗生素,如利福平、利奈唑胺等也与血小板减少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些药物可能通过抑制造血干细胞向血小板分化的过程,或者通过免疫介导的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
    范晓强 健康号 2024-04-14 10:14:30
  • 重要危险因素,根除细菌可减少传染源。基于以上观点,目前主流推荐对于幽门螺杆菌无症状感染者建议治疗。以下人群建议进行根除治疗: 消化性溃疡(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胃癌家族史;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其他Hp相关性胃病(如淋巴细胞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enetrier病)。但也有以下4类人是不建议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1)伴发严重疾病者如
    健康资讯 健康号 2022-07-06 20:04:57

浙ICP备12034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