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1条结果

  • 酶无法处理Gag-Pol多聚蛋白的前体,导致生成非成熟形态的HIV颗粒,从而无法启动新的感染周期。利托那韦可抑制CYP3A介导的洛匹那韦代谢,从而产生更高的洛匹那韦浓度。 克力芝是艾滋病专科医生的老朋友了,临床上我们给HIV感染者处方克力芝,联合其他抗HIV药物一起构成所谓的「鸡尾酒疗法」来治疗艾滋病。克力芝的主要成分是洛匹那韦(lopinavir),属于蛋白酶抑制剂,主要通过和病毒蛋白酶结合抑制蛋白酶功能,如此,病毒复制过程产生的Gag-Pol聚蛋白就不能顺利裂解,产生的病毒颗粒则是不成熟且无传染性的。洛匹那韦单独服用的生物利用度差,如果和另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联用,由于利托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0-01-25 22:34:07
  •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对卵巢功能及辅助生殖助孕结局尚无不良影响的报道。但高热会造成男性精子数量与质量在短期内下降,呈可逆性。因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备孕/助孕时机有以下建议。 1.有感染症状尤其伴发热时,当周期不建议备孕、助孕治疗。 2. 感染后如果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等干扰生育的措施,需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备孕或助孕治疗。 3 .患者自觉身体状况恢复,经孕前健康评估后可备孕或助孕治疗。阳康后1个月就可以评估
    夏烨 副主任医师 2023-02-24 12:53:13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伴气喘,运动能力下降,对生活质量影响特别明显,许多患者发展为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咳嗽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平均持续时间约2周,部分患者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咳嗽也是长新冠的临床表现之一。在流行季节,对于不咳嗽的老人,如果出现精神差,食欲下降,需要警惕肺炎可能,因为肺泡部分没有神经末梢分布,而支气管黏膜下有神经分布,故可不发生咳嗽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气道粘液分泌增多,且黏膜下感觉神经元表面有ACE2受体分布,可发生神经炎性反应,释放炎症介质,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慢阻肺的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如不能及时诊治特别容易发生
    钱云 主任医师 2023-01-18 23:18:02
  • SARS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约7%,但死亡率可高达9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后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临床较少见(发病率约3%),多见于重症/危重症患者,肾小管(肾小管细胞和足细胞)损伤是其主要表现。尸检发现肾小管细胞内存在病毒颗粒蛋白。笔者经验,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是易感人群,肺部感染者一旦发生急性肾损伤,预后较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可能是由新型冠状病毒直接介导或由异常免疫反应释放的因子因子间接引起。ACE2是该病毒入侵人体的关键受体,主要表达在肺、肾脏、心脏、回肠等组织,肾脏中近端肾小管表达相对肾小球强。炎症风暴的机制可能是COVID⁃19通过激活T细胞,释放
    钱云 主任医师 2023-01-15 00:27:22
  •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近期在国内大流行,形势严峻,加强个人防护是抗击疫情的关键环节。笔者于2021年曾提出120方法(1个口罩、2只手套、力争0感染),针对传染性如此高的奥密克戎毒株,口罩需提升为N95或N99,口鼻腔卫生也很重要。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早期感染主要发生在病毒载量高的鼻咽部黏膜,因此针对包括鼻腔在内的上呼吸道就成为防控病毒感染的重点部位。除了规范佩戴N95或外科口罩、流水勤洗手、手机外壳消毒外,有多位专家提出鼻腔盐水冲洗作为常用的鼻腔局部物理疗法,能减少病毒感染并加快炎症恢复,成本低且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经济、有效手段。作为一种卫生习惯,大家根据情况可以采用。但是
    钱云 主任医师 2023-01-11 23:09:30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早期常常伴有头痛,约1/4患者表现为首发甚至是唯一的症状。头痛隐袭发生,累及双侧头部,程度多为中重度,压迫性或紧箍样性质,大都合并嗅觉丧失和味觉丧失,部分伴有畏光、畏声、恶心和呕吐,与偏头痛或紧张型头痛类似。单纯咳嗽诱发头痛相对较少,如有则需引起重视。咳嗽、体力活动、头部晃动、眼球转动和弯腰可加重头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发生继发性头痛多为动脉或静脉系统脑卒中、脑炎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医师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一旦怀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需要建议患者进行脑脊液、头颅MRI和MRA等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发生头痛的机制可能涉及病毒的直接损伤、炎症过程表现
    钱云 主任医师 2023-01-09 16:47:02
  • 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④聚集性发病 2)临床表现: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②发病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2条者,被认定为疑似病例 (2)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为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3)确诊病例:确诊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2.感染新型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0-02-18 16:55:23
  • 1.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仅限湖北省)、确诊病例发病后,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者: (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患者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2.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应注意什么? 居家医学观察期是14天。在家中观察期间需与医学观察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正确洗手、通风、防护和消毒方法。 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具体建议如下: (1)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可以选择家庭中通风较好的房间隔离,多开窗通风;保持房门随时关闭,在打开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室友相通的房门时先开窗通风。避免使用中央空调。 (2)在隔离房间活动可以不戴口罩。不随意离开隔离房间,必须离开隔离房间时,先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后再出门。佩戴口罩前后和处理用后的口罩后,应及时洗手。 (3)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处于下风向。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应佩戴口罩,离开房间后,需清洁双手。 (4)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及口罩丢人专门的带盖垃圾桶内或垃圾袋中。不随地吐痰。 (5)密切接触者的生活用品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如避免共用牙刷、餐具、毛巾、浴巾、床单等,不要共同进餐,避免交叉污染。尽量不要共用卫生间,必须共用时须分时段,用后通风并用医用酒精等消毒剂消毒身体接触的物体表面。 (6)家中公用物品及时清洁消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家庭成员经常触碰的物品进行消毒,如床头柜、床架、门把手及其他卧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7)家庭成员在清洁被密切接触者的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时,要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 (8)密切接触者的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或用洗衣机以60-90℃水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将密切接触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 (9)保证充足休息和营养。密切接触者以静养为主,食物多样化,保证营养充足。心态要平和,不要着急、害怕。保证睡眠充足,减少上网、长时间看视频等。最好限制在隔离房间进食、饮水。 (10)按居家医学观察通知,每日上午、下午测量体温,自觉发热时随时测量并记录。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时,及时联系隔离点观察人员。 3.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14天? 传染病的隔离期都是根据该疾病的潜伏期来确定的。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出现临床症状前的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存在传染性。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0-02-18 16:10:59
  • 1.新冠病毒肺炎(简NCP),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现已归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即与2003年非典是一个防护级别,在我国甲类传染病现包括鼠疫,霍乱)。 2.传染源:病毒感染者(显性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 3.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接触均可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尚需明确。 4.易感人群:普遍人群均易感,即人人易感。 5.潜伏期1-14天,出现不适症状多为3-7天,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表现。重症患者再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苦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6.新冠病毒具有病毒类通性: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脂溶剂均可消毒
    张振国 住院医师 2020-02-12 20:57:28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的制定背景是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对病例呼吸道标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特点及病原学结果,判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为进一步加强对病例的早期发现、治疗,提高救治能力,减少疾病传播,特制定的本方案。以下方案内容是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内容。 一、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病原学特点 这种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巢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20-01-25 22:39:40
1 2

浙ICP备12034511号-1